第307章 司马(8/11)
作品:《黑色宿命》所长者水也,今攻其城,以观其变。若用其所长,弃城奔走,此为庙胜也。若敢固守,湖水冬浅,船不得行,势必弃水相救,由其所短,亦吾利也”(《晋书.宣帝纪》)。
正始四年(24年)九月,司马懿率军出征。军队到达舒城,诸葛恪果然焚烧积聚,弃城而走。司马懿又巡视淮北屯田区,提拔农家子弟邓艾主持屯田。
诛灭曹爽起因正始五年(244年)春,大将军曹爽欲立威名,不听太傅司马懿劝止,力主伐蜀,魏帝从之。结果为蜀前监军、镇北大将军王平所败,魏军被阻于兴势,后方也军粮供应不上,牛马骡驴大量死亡,蜀涪县及费援军亦相继到达。曹爽见不能胜,被迫听从司马懿的劝告,于五月率大军退还。遭蜀军截击,魏军苦战,始得退回,失散、伤亡甚众。
正始六年(245年)秋八月,曹爽废置中垒、中坚营,把两营兵众统交他的弟弟曹羲率领,司马懿援引先帝旧例制止,曹爽不听。
正始七年(246年)春正月,吴兵入侵中,有万余家百姓为避吴兵,北渡沔水,司马懿认为沔南离敌太近,倘若百姓奔还,还会引来吴兵,应该让他们暂留北方。曹爽不同意,:“今不能修守沔南而留百姓,非长策也。”司马懿则:“不然。凡物致之安地则安。危地则危。故兵书曰‘成败,形也;安危,势也’。形势,御众之耍,不可以不审。设令贼以二万人断沔水,三万人与沔南诸军相持,万人陆梁中,将何以救之?”,曹爽不从,驱令还南。吴兵果然击破中,所失百姓,数以万计。
曹爽族的行为不但违背了顾命大臣应有的本份,也使魏国国力衰退,不少有志之士颇感不安,希望司马太傅主持公道。并州刺史孙礼就去和司马懿抱怨,司马懿安慰他:“且止,忍不可忍”(《三国志.孙礼传》)。
装病正始八年(24年),曹爽用心腹何晏、邓扬、丁谧之谋,把太后迁到永宁宫,一时曹爽兄弟“专擅朝政,兄弟并掌禁兵,多树亲党,屡改制度”,时人为之谣曰:“何、邓、丁,乱京城”。五月,司马懿伪装生病,不问政事。
正始年(248年)三月,黄门张当把内庭才人石英等十一人送给曹爽,曹爽、何晏乘机与张当勾结,谋危社稷。
曹爽及其同党也担心是司马懿装病。同年冬,河南尹李胜要到荆州任刺史,行前去拜望他。
司马懿假装病重,让两个侍婢扶持自己,要拿衣服,拿不稳,掉在地上,还指着嘴渴。侍婢献上粥来,他用口去接,汤流满襟。李胜:“众情谓明公旧风发动,何意尊体乃尔!”司马懿故意上气不接下气地:“年老沉疾,死在旦夕。君当屈并州,并州近胡,好善为之,恐不复相见,如何!”李胜:“当还忝本州(李胜是荆州人),非并州也。”司马懿故意错乱其辞:“君方到并州,努力自爱!”李胜又:“当忝荆州。”司马懿:“懿年老,意荒忽,不解君言。今还为本州,盛德壮烈,好建功勋。今当与君别,自顾力转微,后更不会,因欲自力设薄主人,生死共别。令师、昭兄弟结君为友,不可相舍去,副懿区区之心。”因流涕哽咽。胜亦长叹,答曰:“辄当承教,须待敕命。”李胜回来对曹爽:“太傅患不可复济,令人怆然。”(《三国志》裴注《魏末传》)曹爽等从此便不再防备司马懿。
司马懿表面装病,实际上也在暗中布置,准备消灭曹爽势力。
政变嘉平元年(249年)春正月,魏帝曹芳离开洛阳去祭扫魏明帝的坟墓高平陵,大将军曹爽、中领军曹羲、武卫将军曹训均从行司马懿乘机上奏永宁太后,请废曹爽兄弟。当时,司马师为中护军,率兵屯司马门,控制京都。司马懿列阵,经过曹爽门前,曹爽部将严世登楼,引弩欲射,孙谦拉着他的胳膊阻止他:“事未可知。”
大司农桓范出城去投曹爽,蒋济担心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黑色宿命 最新章节第307章 司马,网址:https://www.yaoyun.org/0/113/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