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九 出门(2/3)
作品:《食味生香》。”阿青再把耳环拿出来,翻看上面的印记。这时候的首饰都是手做的,上面隐蔽处一般都可以找到银楼或是匠人的标记。
“没有银楼的的字号,不过有个字。”桃叶眯起眼凑上去仔细看:“是个吕字。”
阿青顺口说:“不知道这耳环是哪里买的。”
“前阵子夫人不是叫人进来打了些首饰吗?多半是那会儿一起打的吧?”
看起来不象新打的,新打的首饰光泽总是过于锐利,锋芒毕露。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就不是那样了,哪怕重新炸过,去过锈,也不会和新打制的一模一样。
小山的信回来了,他说很快就会回家。离家远的一些同门已经提早下山了,不提早走不行,怕路上遇着坏天气耽误行程,那样说不定过年前就到不了家。现在山上变的冷清了许多,留下来的都是一些京城左近的,本来去饭堂吃饭都得抢着吃,现在不用了。因为饭堂烧饭的人一开始不知道有人提前返乡过年,还按原来的份量烧饭,所以头两天他们都吃撑了。不过好景不长,饭堂的人很快发现山上人口锐减,就把量给减下去了,但比起人多的时候,还是足够吃的。
小山还在信上点了菜,说到家就要吃他爱吃的腊肉腊肠,还想吃他姐亲手做的红烧肘子,说在山上吃不着这个,想的夜里都流口水,口水把枕头都打湿了……
咳,这孩子对肘子是有多怨念啊。
哦对,他还要吃炸鱼。
就是两寸左右的那种小鱼,裹上一层薄薄的干面粉炸。一定得是干面粉不是湿面糊,不然面团太厚影响口感,炸出来的小鱼也不香脆。小山顺带又抱怨了一次饭堂,大概为了省油,饭堂里很少做油炸的东西。即使做了,那油炸出来的东西也都是一股哈喇味,感觉那油搁了说不定得有两年了。另外饭堂里的包子皮厚馅少,馒头硬的能把人头砸肿……
砸肿==?阿青寻思难道他试过?那是他砸肿过别人还是被别人砸肿过?
算算日子,小山只怕得到腊月二十之后才能到家,然后可以一直在家待到正月十五之后,这么算来,跟现代学生放寒假差不多长短。
阿青感觉弟弟这就是上了个寄宿学校,平时不能回家的那种,现在则是要放寒假了。阿青记得以前自己还上学的时候,每次放寒假脸都要圆一圈儿,不过开学后一般两三周,就又会迅速的瘦回去。
去进香的那天阿青戴了吴婶那天给的耳坠和簪子,除了身上穿的,还多带了一件厚的斗篷,因为吴婶说她们坐车坐轿不冷,但是进庙里的时候山上风硬,一定得裹的严实一些。
这一天天公做美,没风,太阳还不错。阿青上了孙家的车,孙夫人非常善解人意的让她们三个小姑娘坐一辆车。阿青发现孙哲也跟着一起出来了,同行的还有孙哲的表哥和另一个同窗。因为天冷,孙夫人没同意孙哲和他表哥刘
“孙哲怎么也跟着一块儿来了?”
“他们学里放假了。”孙佩抢着说:“一早听说我们要出城上山,他就说要跟着来。我娘说他也在家里闷了很久了,带他出来散散心。”
孙颖凑近一点看了阿青的耳坠,也夸这个银叶子着实别致。孙佩也凑上来看了,还问:“这是在哪一家打的?手艺真是不错。”
“我也不清楚,是我娘给我的。”
姑娘们凑在一起永远不会冷场,孙佩抬起手,袖子都笼到阿青脸上了:“阿青姐,你闻闻,这味好不好?我自己制的香露,洒了一点在袖子里头。”
“不错。”阿青称赞的真心实意:“这味道很清幽,一点儿都不刺鼻。”
“是吧?我也觉得好。”孙佩笑容满面:“锦玉姐还说味道太淡了呢。”
“不淡,正合适,再浓一点的话就有点呛人了。”
得到了肯定的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食味生香 最新章节九十九 出门,网址:https://www.yaoyun.org/6/6770/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