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局势骤变(2/3)

作品:《撼唐(书坊)

中也是怅然,夺取永丰仓的计划失败,后果是严重的,这就迫使李渊不得不提前进行决战,而不能从容部署,他思考几日,见隋军早有准备,只得让李世民撤回渭北。

裴寂、唐俭等人知道事情重要性,纷纷进言,隋军主力就在下邽,不如赶去决战,若是一战而擒杨侑,关中的局势就大定了。

但李渊的心中也有顾虑,他不比旁人,如裴寂、唐俭等人,若是被擒,还有一丝生机,可以投效杨侑,但他李渊,一旦失败,就意味着死无葬身之地,恐怕全家老,都会一个不剩。

他需要思考,所以吩咐旁人不可打扰。

而在这个时候,杨侑也在等待着大雪,他希望一场大雪,将李渊逼出关中,他曾与李靖、杜如晦等商议多次,认为一战拿下李渊几乎是不可能的,此人老谋深算,多手准备,绝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

李渊停留在冯翊郡已经有数日,他的按兵不动,让杨侑心中也有些犹豫,李渊缺粮,应该在大雪来临之前,发动一次战役,但李渊没有,这明他要不就是谨慎过了头,要不就是有后招。

杨侑的沉默不语,也让李靖有些焦急,他急于给李渊一个下马威,多次请战,却被杨侑拒绝。而且,李靖还发现一个问题,李神通竟然不见了,也不知道殿下是将他送回了大兴城,还是另有他用?

这一切,李靖都不知道,他觉得殿下越来越神秘,这种神秘让他猜不透。他自信,若是他出兵,不敢一战擒获李渊,但将李渊赶回河东,是非常有可能的。

日子飞快,转瞬来到了十二月,隋唐两军,都按兵不动,这让很多人都看不懂,而这时,杨侑还在等待着一个消息,但窦璡不断传回来的消息,是让人无可奈何的。

李弘芝与唐弼争执不下,作为这支义军的两名领导人,他们对于接下来的路线,存在着很大的分歧,李弘芝经过思考后,认为投奔薛举是上策,此时,他已经得到了李渊入关的消息,不过,他虽然看好李渊,但认为自己不会受到重用。

唐弼呢,认为投效隋军,才能博一个出身,两人争论了七八日,依旧没有消息。在窦璡没有搞定李弘芝之前,杨侑不会主动攻击李渊,不然,两军一旦开战,而李弘芝那边异变突生,很有可能形成双鬼拍门的局面。

大兴城同时面临从河东而来的李渊、从陇西而来的薛举,就会兵力不足,而且在朝廷各郡县还有可能存在第二个、第三个盛彦师的情况下,杨侑不会轻举妄动。

他派人告诉窦璡,要他想办法,拿下李弘芝,可是,杨侑没有想到,就在这七八天的日子里,李弘芝与唐弼虽然犹豫不决,但陇西的薛举,却不会坐着不动。

此时,薛举经过准备,已经凑集了二十万石粮食,送往萧关囤积,准备着一场大战,主帅便是骁勇善战的太子薛仁果,薛仁果虽然为人残暴,却不是莽夫,深有计谋。

他通过李弘芝营中的密探,得到了隋军也在劝降的消息,为了抢在隋军之前拿下李弘芝,薛仁果想了一个计谋。他每日派人,给李弘芝送上牛羊,犒劳三军,李弘芝被麻痹,以为薛举非他不可,对薛举不再设防。

然而,就在连续送了几日牛羊之后,薛仁果亲自假扮成使者,这一次带足了五十人,牛羊也赶了一百多头,此外还有美酒无数,李弘芝果然没有防备,对突然增加的使者毫不在意,一万多士兵还是喝的酩酊大醉。

然而,就在李弘芝与他的部下酩酊大醉的时候,化妆成使者的薛仁果突然发难,一刀砍死了李弘芝。随后,五十名士兵控制了大门,埋伏已久的西秦军冲进军营,控制住了局面。

薛仁果知道,只是杀死李弘芝事情还没有远远结束,还有驻扎在二十里外的唐弼大营,他当即派人假扮成李弘芝手下,突袭唐弼。此时唐弼正在大营内喝着闷酒。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撼唐(书坊) 最新章节第九十七章 局势骤变,网址:https://www.yaoyun.org/46/4684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