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大势滔滔(三)(3/4)
作品:《万里河山别样红》,北方兵力已明显富裕。在这种情况下,从山东抽调几个预备役师是不会影响到其后作战的。
解决了发动南方作战所需的兵力问题后,周明远又提议道:“随着战线推移,晋北、绥、察等地都已为我军掌握,榆林战区已没有继续存在的必要。是否将其降为榆林军分区。另将榆林战区司令部及兵力前移至平津方向,并在那里成立北平战区,以与库伦战区配合解决关东军,收复东三省?
此外,既然西北和山东两大根据地连成了一片,山东局也已撤销,那是不是趁这个冬季对我军重新整顿,以统一各集团军及指挥关系?”
在西北、山东两大根据地分立之时,人民军、护卫军在称谓上和集团军编制上的不同并不会带来什么不便。但现在两大根据地在地域上连为一体后,称谓和编制上的不同造成的不便却日渐显现出来。
最明显的就是在豫陕作战时,人民军、护卫军都出动了“第三集团军”,可其中一个是董必成所部的人民军第三集团军,另一个则是武德清所部的护卫军第三集团军。
两个作战任务不同,驻防地域各异的“第三集团军”,不但容易使国内听闻有关战况的民众迷惑不解,甚至就连人民军总后勤部的人员在下发军需物资时也曾出现过一方没有而另一方却得到重份的情况。
此外,在编制上,人民军各集团军为五师一旅,而护卫军各集团军则为六师两旅,两者之间在兵力上相差了约三万。这编制兵力上的不同,也容易在今后的协同作战中导致不应有的状况。
豫陕和平津作战中,人民军、护卫军配合得不错,但那是战区级别的配合,并非同一战役指挥下的作战,就是出现问题也不严重。可今后在收复东三省以及进军江淮等地的作战中,势必会出现统一指挥的情况,万一造成兵力上的误认那就大条了!
“用今年西北这边训练出的新兵,加上山东那边剩余的预备役,将十七个集团军的编制统一为六师二旅。各部番号也重新统一。济南战区原有的五个集团军番号从第一到第五不变,西北这边各集团军番号顺延!部队称谓暂且仍沿用人民军这个称呼,等解决掉关东军、收复东三省后,再考虑重新命名!”赵振中轻敲了几下桌子。又道,“取消榆林战区另行设立北平战区也确有必要,不过,该战区所辖部队中,原第十一集团军余万盛部抽调到山南,另从济南战区抽调第五集团军鲁学义部补充到北平战区。
这些事情说来容易,落实起来却很是繁琐。还是在军委框架下临时成立一个联合领导小组来负责吧。我挂名,你牵头主持,海川和姜一山、邹德贵作为副手协助,各战区主官参加,利用这个冬季,统一解决编制和后勤供应等问题!”
不算特纵、空降部队等兵种,人民军有十二个集团军,而护卫军则只有五个集团军。按照常理来说,应该是以少就多,护卫军各集团番号在人民军之后顺延。而赵振中反其道而行,却是从民众党武装的发展历程来考虑,表明人民军是在护卫军基础之山发展起来的。至于暂且沿用人民军称谓,却是赵振中考虑到以往对外战绩,认为人民军这个称呼在国内外影响更大些,也更容易为国内民众所认同。
“此次编制调整只涉及到集团军一级,除了琐碎一些,难度并不大。重要的还是今后的南方作战。”周明远点了点头,赞同赵振中对集团军编制调整的安排,又道。“对于南方作战,我想前期战役可在一个多月后由山南战区现有部队加上空降兵先行打响,其他增调兵力等再过一个半月后,可加入战场。
以我军现有兵力,对付剩下四十多万兵力的派遣军并不成问题,但要想尽快清除孙文和蒋记国民政府的影响。顺利解决南方问题,恐怕我们还要得到致公党以及桂系的助力。
当然,我们还可利用盟军战俘问题,同英、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万里河山别样红 最新章节第一章:大势滔滔(三),网址:https://www.yaoyun.org/43/43133/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