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话: 化梦(3/4)
作品:《孙悟空》/p&g;
「显然是迷失方向,旅人竟跑到一座断崖顶上。毫无办法之中,幸好断崖上有一棵松树,树枝上垂下一条藤蔓。于是旅者毫不犹豫,马上抓着藤蔓滑下,可谓九死一生。
「好不容易即将入口的食物,居然被逃离,老虎是何等生气,在崖上狂吼着。
「幸亏藤蔓的庇荫,终于救回一命。旅者暂时安心,但当他朝脚下一看时,不禁『啊』了一声,原来脚下竟是波涛汹涌的大海,怒浪澎湃,且波浪间还有三条毒龙,正张开大口等他堕落,旅者全身战栗。
「但更恐怖的是手握的藤蔓,其根处出现了两只白色和黑色的老鼠,正开始啮着藤蔓。旅者拼命地摇动藤蔓,想赶走老鼠,可是老鼠一点也没想逃。
「每当摇动一次藤蔓,便有水滴滴下,这是从枝上筑窝的蜜蜂巢所滴下的蜂蜜。旅者因蜂蜜太甜,完全忘记正处于危险万分之地,而陶陶然地心志被蜂蜜所夺。
「释迦牟尼开示这愚痴的旅者之相,便是指所有人类的『人生之实相』。」
太宗听出意有所指,便向玄奘问道:「那么释迦牟尼在这段譬喻中到底是意味着什么意思?」
「释迦牟尼这段『无常之老虎』的法语,是开示人生真实之相。」
「孤独的心灵,旅者即是指自己;无尽而寂寞的荒野是譬喻无尽寂寞的人生。人从生下来时,就成为旅者在做人生之旅。既是旅者,应知目的地。如今以何目的而出生到人间来?若不知,不能不说和愚痴的旅者一样。
「秋天的黄昏是譬喻人生的孤寂感。何故人生就像秋天的孤寂?因为是孤独一人旅行。虽说有亲属、家族、朋友,但并没有可以互相倾吐心中的一切、互相理解心灵之友。即使是夫妇,也未必能互相理解心中之事而生活下去。人生的孤寂,原因就在心灵的孤独。
「路边的白骨是人生旅途中,家族、亲属、朋友等的死亡。人活着应该看到很多白骨,那时有何想法?有何感触?难道没有注意到紧逼而来的『无常之虎』?
「饥饿的老虎所譬喻即是死亡。在世间存在的一切之物都是无常,故非死不可。死是最恐怖的事,所以释迦牟尼以恐怖的老虎作譬喻。无常之虎猛然地逼来,这是非常恐怖的事,所以平时不想去思考它。如果认为说死亡的事,而感到阴森森,并且厌恶的话,平生虽然忘记死,逃避死,但死亡必然会来到,这心态并不能解决死的问题。唯有与死正面对决,而获得解决,才能得到绝对的幸福。
「接着攀上崖顶的松树,松树是指金钱、财产、名誉、地位等等。这些东西即使再多,在死亡面前仍是无力。像那样有辉煌成就的秦始皇、汉高祖,在其临终时也不免感到人生犹如梦中而寂寞地死去。能掌握金银、财产、名誉、地位等而含笑地迎接死亡吗?濒临死亡时,一物也带不走,因此能够笑的面对死亡是不可能的。
「藤蔓所譬喻的是『我还不会死』的那种以为还有二十年、三十年的寿命可依恃,但即使认为还有十年、还有二十年可活着,但到底有多长命?想想看便知,已过去的十年、二十年,只不过是咻一声之间便如梦幻般地消逝。
「不断咬啮着藤蔓的白老鼠和黑老鼠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孙悟空 最新章节第十七话: 化梦,网址:https://www.yaoyun.org/42/42989/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