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8章 荀攸(3/3)

作品:《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消其顾虑,这才接受张郃等人的投降。”

“建安七年,荀攸跟随曹操前往黎阳攻打袁谭和袁尚。”

“次年,曹操统兵刚去攻打刘表,袁谭和袁尚却争夺冀州。”

“后袁谭派遣使者辛毗前来求救,曹操答应下来,询问众人有什么看法。”

“众人多认为刘表强大,应该率先平定,而袁氏兄弟不足为虑。”

“荀攸却认为,刘表坐镇荆州,没有平定四方的志向,而袁氏占据四州之地,拥兵十万,袁绍以宽厚赢得民心,”

“如果袁氏兄弟能够和睦共处,很难派兵平定,如今袁氏兄弟内讧,应该趁乱派兵攻打,这是平定天下的好时机。”

“于是曹操采纳荀攸的主张,答应与袁谭和亲,并派兵攻破袁尚,后袁谭反叛,荀攸随军于南皮斩杀袁谭。”

“冀州平定后,荀攸因功被封爵为陵树亭侯。建安十二年,曹操对部将论功行赏,增加荀攸四百户封邑,共享有七百户,后转任中军师,魏国刚建立时,出任尚书令之职。”

“建安十九年,荀攸跟随曹操南征孙权,中途病逝,终年五十丑两大战将直接殒命。

曹操与袁绍的大战,争夺北方的领导权,其实是沿着黄河展开的。

比如说官渡,袁绍要进攻曹操,人员和装备,还有兵马和粮草,就一定要渡过黄河。

这在古代,绝对是一件系统而庞大的工程,要知道,黄河虽为中华民族母亲河,可脾气却一直不太好,一直是“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

那么,黄河容易渡河的地方,就被修建了渡口,比如官渡之战爆发地“官渡”其意就是官方的渡口之意,颜良被斩杀在白马,而白马在黄河的南岸,曹操辖下,也是一个重要的渡口。

颜良奉命攻打白马,目的是掩护主力部队渡河。

就像是街亭之战,马谡奉命防守街亭,街亭一旦失手,那么曹魏的援军将能源源不断进入拢右,且兵力占据优势,这仗等于是没法打。

同样,如果袁绍能攻克白马,建立起前进基地,那么后续主力部队能从容渡河,插入曹操的地盘,这仗将很难打。

所以曹操想不输,必须全力阻止袁绍大军渡过黄河。沮授说颜良“良性促狭”,这点倒是真的,不然他不会一路狂奔,直插白马。

可白马为要塞之地,尽管颜良进军迅猛,可这非平原之地的突袭,白马曹军守将刘延选择了据城坚守,并急告求援。

他直接了当地指出,敌众我寡。要援救白马,不能这么直接了当地杀过去,很容易变成袁绍的“围点打援”,反而让自己陷入被动。

白马渡的上游还有一个小渡口—延津渡口。我们完全可以大张旗鼓,从延津渡口插入到袁军地盘,去切断颜良军的后路。

由于颜良的冒进,袁军肯定是忌讳这点的,必然会出大部队去阻击我们,但我们并非是去切断后路的,

而是佯攻吸引袁大分兵,他的阻击部队一过来,我们就装作计谋被识破,赶紧撤退,

如同当年的孙膑一样,与魏武卒一交手就立刻败退,吸引起阻击部队渡河追击。

人家觉得我们是围魏救赵,其实我们主攻的方向还是白马,当颜良他们觉得我们派出的部队少,而且主攻部队偷袭失败。

他这边必然放松警惕,加大对白马的围攻,而疏忽防守。

这时候,需要的是突将集中优势兵力突袭,定一举击溃颜良所部。

实际上,袁军果然上当了,分出很大一部分兵力让文丑去阻击曹操的“切后路”部队。

事情真如荀攸所料,袁军如此行动,这时候,就轮到关羽和张辽率领的突袭白马的部队发挥作用了。
本章已完成!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最新章节第638章 荀攸,网址:https://www.yaoyun.org/410/410963/6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