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父与子(1/2)

作品:《重生后,她把全家踢出族谱

许书宁没想到这么快就有百姓愿意打着胆子出来经商了。

她从未想过把所有产业把控在她个人或者是朝廷的手里,她现在的情况是,钱够用就行。

而所有产业若是都把控在朝廷手里,一旦在位的官员心不正,那百姓就完全没有活路了。

至于把丝绸这些跟念湖一样分包出去,她就更没有这个想法了。

念湖分包出去是因为要那个做鱼干的配方若是让百姓们都知道了,反而会破坏市场,也会对念湖的鱼造成过度的捕捞。

但分包给那些商户,他们有了自己的区域就会注重蓄养。

为什么不包给老百姓?

因为普通老百姓没那个钱啊!

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由朝廷出面,高价把念湖分包出去,朝廷收了钱,商人有了赚钱的东西,等他们赚了钱之后还会给朝廷缴税。

这是可以循环起来的。

而丝绸养蚕这个为什么她是先让马香菱去做,是因为百姓们都需要朝廷发动才敢多养蚕,你让他自己开绸缎庄,没有人有那个财力,也没有人有那个胆子。

所以只能他们牵头,先让百姓们看到有利可图,然后再引导他们自己独立出来。

湖州虽有皎月,但也还可以有其它的星星。

所以村长这么一说,许书宁当即就答应了,她一答应整个村的人都欢呼了起来,村长连声道:“我让那几户人连夜就搬,绝对不会耽搁朝廷修路的。”

事情如此顺利的解决了,大家都很高兴,但魏清高兴中又夹杂着一些郁闷:“村长,为何本官来动员你们搬家的时候,你们不把这事情跟我说啊!”

跟他说了,他找许书宁沟通沟通,事情也就解决了,也不用显得他好像很无能啊!

村长道:“咱们也不知道这事情您能不能做主啊!”

魏清觉得扎心了。

百姓们很多时候都是很简单的,魏清在湖州当了几年知府,虽然没有出什么大错误,但也没有什么大功绩。

但许书宁来了过后,百姓们的钱袋子日益鼓胀,谁让他们有钱,让他们日子过得更好,谁就是有本事的。

在他们的世界里:一个没本事的官员还能命令一个有本事的官员?

一个地方的官员还能使唤得动一个京城来的官员?

所以先前魏清派人来,甚至是魏清亲自过来的时候他们都没有开口说这事儿。

万一知府大人听了觉得他们装怪,不让他们跟许大人说,或者是以后都不让许大人过来了怎么办?

因为百姓们太过热情,所以他们就在村里留了饭,许书宁顺道问了一下他们打算如何自己纺织,纺织出来的绸缎又送去什么地方卖这些问题。

对于他们想得还不成熟的地方提点了一二,并且表示会若是他们纺织的绸缎卖不出去,可来府城找皎月的人,皎月的人会帮指导他们,帮他们想办法。

村里的人自是感激不尽,很多人都恨不得给许书宁跪下磕头才好。

等许书宁他们离开的时候,百姓们把自己种的菜和鸡、鸡蛋什么的,都往许书宁这里塞,纷纷要求许书宁收下。

许书宁收了些菜,借口说鸡和鸡蛋不好带,婉拒了。

上了马车过后,荀策问出了他一直担心的问题:“你如此做,马小姐会不会不高兴?”

皎月的事情是马香菱全权打理的,许书宁只是从旁出谋划策和画了一些花样子,有些马香菱解决不了的问题她会去帮忙解决,她知道许书宁投了一些钱,但皎月的大头是马香菱的。

她不跟马香菱说一声,就擅自答应百姓,荀策担心二人会闹掰。

许书宁道:“不必担心,她早就知道了。”

马香菱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生后,她把全家踢出族谱 最新章节第229章 父与子,网址:https://www.yaoyun.org/408/408051/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