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3章 未来预警机的路线(2/3)

作品:《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致的性能。

至少在眼下,还并不能说华夏在航发领域就全方位无死角地跟那些先发国家齐头并进了。

短板还是有的,而且还都是不太容易克服的那种。

不过,梁绍修显然比常浩南自己乐观得多:

“没事。”

他摆了摆手:

“您当年给运8做防除冰设计的时候,也是这么说的。”

“结果最后的实际效果比理论预期还好。”

“还有这事?”

常浩南自己都不记得了。

“有。”

梁绍修点头。

既然对方都这么确定了,常浩南也不好再说什么。

他对运9这个项目本身的要求也不是很高。

在华夏的体系中,战术运输机其实并不需要承担多么繁重的大件装备运输任务。

但是至少得能塞进去3.2米宽的标准尺寸货盘。

否则像上一世那个运8改出来的运9一样,连运输物资都很麻烦。

就很僵。

所以,几人的聊天很快又转移到了跟预警机有关的内容上。

“空警200列装之后,你们下一步的计划是什么?”

这个问题自然是张洪飚问出来的。

“无论是平衡木天线也好,型天线也罢,对于大型预警机来说总归不合适。”

王晓模回答道:

“所以,我们已经建设了一个机载雷达天线的地面模拟装置,正在分别测试三面固定阵和双面旋转阵的情况。”

“还能做成双面旋转阵?”

张洪飚作为科工委副主任,也不可能一点功课不做,所以来之前还是了解过圆环工程的相关情况,知道那个三面固定阵的天线设计。

但他毕竟不是专业出身,稍微扩展一点就两眼一抹黑了。

“嗯……从天线角度上讲是无所谓的,只要把类似平衡木那样的背靠背天线设计藏到圆盘型雷达罩里面就行了。”

王晓模也看出对方是临时抱佛脚,所以用了相当通俗的方式去描述:

“这样的好处是,对于同样尺寸的雷达罩来说,双面旋转阵的单一天线面积可以做到三面阵的将近两倍,但总的耗电量却只增加三分之一左右,在探测距离和探测效率方面会表现出巨大的优势,只是机械结构会更复杂,重量也会更大。”

“不光是这样。”

见王晓模没有继续下去的意思之后,常浩南又补充道:

“背靠背的两面阵还可以设计成不同的波段,比如一面用波段做精确扫描,另一面用波段做反隐身探测,只要根据不同种类的任务需求把相应的阵面旋转到任务方向上就行。”

“但这样不是会有两个盲区么?”

张洪飚询问道:

“我之前看的资料上说,雷达是不能探测到180°范围的。”

“盲区当然会有。”

王晓模露出一个笑容。

那是专业人士在听到外行问题时的表情:

“不过,大多数情况下,预警机都远离主要战场,其实对于360°全向探测的需求不是非常大。平衡木和型天线的问题是需要飞机调整航线来适应扫描角度,这对飞行航线会产生限制。”

“但如果设计一个可转圆盘的话,那载机的航向仍然是自由的,所以少一点视野不是完全不能接受,主要就是看用户那边要如何取舍了……”

说到底,机械扫描雷达的旋转动作是雷达正常工作的必须步骤,旋转速度等于刷新率。

但对于相控阵雷达来说,旋转只是为了补盲而已,调整完角度之后就可以停住了,并不会影响到探测能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最新章节第883章 未来预警机的路线,网址:https://www.yaoyun.org/406/406129/9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