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四章 总管天下道教(3/4)

作品:《从全真掌教开始纵横诸天

帝的神霄玉清宫总领天下道教是所刻,后来靖康之耻玉印被金国搜刮走了。五十年前不知怎么就被归国之人带了回来,林师的身份法力方才衬得上此印。”

林清玄接过巴掌大的羊脂白玉雕刻的四方印翻看一下,印纽是刻着雷纹的麒麟卧像,印底是阳文大篆的“神霄玉清万寿无极”八个大字。

林清玄知道这方玉印十分普通,虽是珍惜的羊脂白玉,但却仍旧只是珍惜宝物,其中的历史价值和象征意义远胜玉印本身价值。

如今天下动荡,大宋偏安一隅,这所谓的统领天下道教的“神霄万寿印”也就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了。

翻手把玉印收起,林清玄拱手道:“贫道临安一行已经功德圆满,陛下学会了混元甲子法,又服用九转回春丹,还有三星固气之法施行,陛下江山永固已是事实,贫道当告辞归山,潜心修行去了。”

赵扩闻言大惊失色,他好不容易看到了延寿长生的希望,心想即使不能当真成仙,有洞妙清玄真人看顾,活个百十岁当是不成问题,若是好不同意请到临安的活神仙走了,真不知如何是好。

心中不舍,赵扩就冲林清玄深施一礼,道:“林师,你是我大宋的护国真人,是我的老师,弟子现在混元甲子法未成练成,你如何能走?还是在宫内多住几日,让弟子尽一尽心意吧。”

林清玄笑而不语,赵扩拽住赵志言,沉声道:“皇弟快一同劝劝老师。”

赵志言还未说话,林清玄就摆手道:“你们不必再劝了,陛下,志言早已得我真传,虽然功力尚浅,但指导你修炼混元甲子法并无问题,有他在你和皇后太后修行之道便可由他看护,贫道在与不在已并无差别,陛下静修玄功,如何不懂道法自然,不需强求道理?”

赵扩老脸一红,心知林师是留不住了,沉声下拜道:“林师,您为我所做甚多,可弟子却无所报答,我所能做的成吉思汗都已做过了,况且恩师您不喜名利我也知道,您应诏前来乃是仁心善念,弟子心中感激,日后会多多依仗皇弟,但是若有国难或难题,还请恩师出手相帮。”

林清玄在临安皇宫虽然只待了十一天,但是却让赵扩深信洞妙清玄真人乃是天上的神仙下凡或者是修成了陆地神仙的高人前辈,自然是觉得林师出手,天下便没有难题。

林清玄微微一笑,手中玉柄绞银丝拂尘轻轻一挥,一股柔和之力将赵扩托起道:“此处虽没有外人,但陛下乃是天子,向贫道行大礼如何克当?你放心,陛下如有危难之时,贫道自会前来相助,放心便好。”

赵扩眼圈微红,哽咽致谢,赵志言也一脸不舍,可是林清玄此行目的已经大成,多待无益,便转身挥了挥拂尘,迈着四方步缓步出宫。

赵扩和赵志言望着认识那颀长挺拔的身影都感慨万千,一个躬身施礼,一个下跪叩首,都在拜别恩师。

林清玄离了临安皇宫,除了袍袖衬袋内的“神宵万寿印”和手上的玉柄绞银丝拂尘便什么也没带,感觉自己神功大成后不仅成了天下第一,也给了莫愁一个交代。

如今为了天下太平,济世救人所谋划的事情更是按部就班的达成了,林清玄只觉得是自己法于天地自然,武功修为也是天下第一,自然便可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成若缺,行事合于道理且不刻意苛求,自然多有顺利了。

回忆起自己近年来行事,斩除妖邪、以大毅力行大功业等等诸事……

林清玄忽然感觉自己对道家的“无为而无不为”,“为腹不为目”,“知希则贵”,“被褐怀玉”等至理奥义也有了更深层次的见解。

自以为是个高道真人,故作高深,常以高人行事,事事句句皆与凡俗人等眼中高人无疑而同,这才是入了邪道。

真的得道高人岂在乎旁人眼光?为腹不为目,自己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从全真掌教开始纵横诸天 最新章节第一一四章 总管天下道教,网址:https://www.yaoyun.org/372/372613/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