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一锤定音(2/3)

作品:《零下千年之伏象传说

人都齐齐在两侧站立行礼,大门口也都是张灯结彩的,显得很喜庆而热闹。

“我说老&am;胡呀,你这阵仗搞得,不就回来吃个饭,这么大张旗鼓干啥?”

“启禀将军,迎接您和娥后、英妃,还有登比公主,那可是马虎不得。知道将军您不爱铺张,不过您就让俺老&am;胡铺张一回吧!”

老&am;胡说得一板一眼煞有介事,莫暄翮也就不多说啥。作为妫汭府的主人,她将娥皇、女英和登比带着好好地游览了一番。蒲阪的妫汭府建成之后,由于多数时间莫暄翮几人都不在府,娥皇和女英也没有去过几次,每次去都还是觉得新鲜。

此时正值初夏,莲池里的荷叶片片绽开,小荷露出尖尖角,池边垂柳招摇,蛙鸣声也时时入耳。吃饭布置在慕亭上,席间莫暄翮还舞剑助兴,四个女人聊得甚是欢畅。

午饭后稍作休憩,莫暄翮便与娥皇、女英、登比一起进了正阳宫,登比随娥皇、女英去了姣娥宫,剩下莫暄翮自己,让内史传了信,便等着舜帝召唤自己。

在申中时分明德殿时,舜帝正在看着御桌前翻看着羊皮做的卷册,见莫暄翮已经通报进来,便放下了手中的东西,本来想让莫暄翮坐下聊,却想了想,对她道,“暄翮,可好久没见你了,咱们去宫里走走,边走边聊吧!”

“遵命,帝君!”

“休得多礼!”

“礼还是要的!”

二人你一句我一句,突然就一起哈哈大笑起来。

舜帝先让莫暄翮讲了讲这几年随姒文命治水的所见所闻与种种心得,当然要她讲的大都是定期的治水奏报里面所没有的。莫暄翮挑了些重点的、印象深刻的事讲,力求客观、公允地评价人与事。

开凿龙门过程中的那些辛劳和奇事,听得舜帝也是连连喟叹,“可惜我忙于家国之事,时常脱不开身,就连龙门凿通也没能亲自去看看,你们可是真不容易啊!”

说到姒文命得到了轩辕剑,虽然这事之前已经在奏报上禀过了,当亲耳听到莫暄翮描述整个经历的过程时,还是不自觉地停顿了下来,思绪开始飘忽而幽远起来。他的目光开始变得犀利而深冷,久久地盯着斜上方的屋檐,神情变得有些难以琢磨。

莫暄翮静静地站在一旁,并没打扰他,直到舜帝回过神来,幽幽地问她,“暄翮,老实说,你对轩辕剑一事怎么看?”

这话问得很突然而直接,莫暄翮也知道自古有“得轩辕剑者得天下”的传闻,再联想到尧舜禅让一事,不得不说是个很敏感的禁忌话题。

莫暄翮并没有立即答话,而是大胆地反问舜帝:“帝君,恕臣斗胆,想先问一句,你是否听过一个传言,得轩辕剑者得天下?”

很爽快的,舜帝点了点头,“有什么你尽管说,就当我还是昔日的都君,而非这正阳宫里的帝君,在我这里,没有什么不可讲,也没有什么不当之言,明白?”

“明白。那都君,如果得轩辕剑者真能得天下,到时,可否抛开血脉的关系,放弃父传子,改做传贤?”

迎上莫暄翮问询的眼神,已经被风卓遗警醒过一次的舜帝,给予了肯定的回答,“可。”

“当初在大泽,风老前辈也就这个问题问过我,以前或许有些不愿面对,但如今已经坦然。为天下帝君者,志当包纳四海,不应为凡俗、儿女情长之事所牵绊。最是阻碍判断、抉择者,无非一个情字,父子之情亦如此。但当割舍者需割舍,当明断时必得明断,若有大贤大能者可堪天下,让位又何妨?”

说这话时,舜帝丝毫没有犹疑,想必是他深思熟虑过的,而莫暄翮却又就北荒大泽的事,与舜帝聊了起来。在女英转述的基础上,舜帝又补充了不少细节,把北荒内的景象、风物都说得很详尽,让莫暄翮陡起要去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零下千年之伏象传说 最新章节第280章 一锤定音,网址:https://www.yaoyun.org/358/358663/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