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大宴群臣(1/3)
作品:《零下千年之伏象传说》宴上舜帝携娥皇、女英二位后妃端然坐于最上方,神采奕奕,比往日更添君主龙威之气,百官群臣分坐在台下左右两侧,齐齐祝贺,歌舞助兴,更有嬴夔亲奏雅乐,大显喜庆宏阔之气。
莫暄翮的眼光,则是被他们对面的姒文命(也就是大禹)、后稷、伯益三人吸引了去。舜帝即位时,封官定责,任命大禹为司空,姬弃为后稷,伯益为虞官,三人同朝为官,交情也好,常向舜帝献计献策,多得采纳,甚被倚重。后稷是帝喾嫡长子,其母姜嫄,生于稷山,为童时好种麻﹑菽,成人后更有相地之宜,善种谷物稼穑。其为人质朴淳厚,自尧帝当政起便为农官,教民耕种,推广稷、麦的种植,很受百姓爱戴。伯益又名大费,乃东夷人氏,是大业之子,颛顼曾孙,少典氏后裔,与皋陶为远亲。受尧帝重用,曾也是野心勃勃,想要争夺天下大权,但势头终究盖不过妫重华,最终被收服,自此也安于为臣,掌管九州山林。
往后波澜壮阔的朝局,大禹是个了不起的核心角色,与他的接触和往来,势必要逐渐多起来,更何况,鲧是大禹的亲爹,绕不过去。解开千年龙魂之谜,权力之争,当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尧帝与舜帝,舜帝与夏禹,权位的更迭,总有它被蒙着的面纱。
大禹也感觉到了来自对面的目光,不止莫暄翮,她旁边的赵楠烛,甚至是扶仑、董肆钦,其实都有意无意看向他。彼此在笙乐丝竹的喧闹声中,心照不宣地以眼神会意。不过他的心情并没有那么美,当年羲仲等四岳举荐其父鲧治理滔天洪水,九年未能平患,更是因从天界盗走息壤被火神祝融到处追杀,后携息壤逃匿,留下一个天怒人怨的大烂摊子。作为其子,大禹自知父亲罪孽难赎,从小跟在鲧身边学习治水的他习得一身本事,但与其父狷狂不羁的性格相比,他要稳重内敛得多,十分坚毅练达,德政兼修,凡见过他的人,都谓其“大不同于父”,舜帝对其多方观察,在即位后决意委以重任,授司空之位,命治理水土,也有让其代父立功赎罪之意。
要说莫暄翮四人的名声,早就是如雷贯耳,大禹听闻已久,只不过他常年在外东奔西走,为治水之事劳心劳力,有重大朝事才会露面,平日里身影并不多见,是以与他们也没多少交集。此刻见莫暄翮主动投来的注目礼,倒也是毫无慌乱,回以点头微笑。对面的莫暄翮举起杯盏,小饮示意。
自然,大禹心中此刻会有些纳闷,想拿莫暄翮可是舜帝身边的大红人,法力高深,功勋赫赫,行事也自由疏放,可谓是很特别的存在。他们之间素来并无多少来往,何以会突然对他有了注意。且自己是罪臣之子,今新朝开立虽被委以重任,然承罪父衣钵,治水若成,乃是将功抵过,益于百姓,若不成怕也是难逃大咎。思及,转瞬也知莫不是为了要追捕其父之事,不免忧虑起来,但却也没有形于色。
不过,此刻莫暄翮却没有再看向他,而是一一向朝中众臣都互相隔空招呼了一番,尤其是以羲仲为首的四岳,白天她并未上朝,但也听赵楠烛提起羲仲大人对他们在丹浦营地救下寅照、宾照、虹照的性命极为感激,尤其对她和董肆钦的印象更增进了许多。董肆钦在朝上声名愈重,甚至有不少大臣向舜帝提出想要将自己的女儿嫁与他,都被婉拒,当然赵楠烛和扶仑两人也不例外。舜帝深知他们的脾性,在此问题上从来都是尊重他们的意见,后来众臣也自知赵楠烛三人资质才能非凡,怕也是只有莫暄翮那样的女子才能相媲美,便也渐渐少了这样的俗事相扰。如此一来,天下却又难免多了许多茶不思饭不想的痴心女子,害下单相思而已,知道“非赵楠烛不嫁”“非董肆钦不嫁”“非扶仑不嫁”云云。曾经一心单恋董肆钦的虹照,后终于放下与他人成婚生子,丹水一战又全赖董肆钦将其救活,自是一生感激涕零,存于心中。iquai.o
宴饮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零下千年之伏象传说 最新章节第201章 大宴群臣,网址:https://www.yaoyun.org/358/358663/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