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白马寺夜话(下)(2/3)

作品:《大明求生记

府为之立据,待来春收获一并归还。停止各项工役,免去灾区之税粮。饥死路旁者即速掩埋。”

章子俊接着说道:“庐州城外就有三四万的荆襄流民,目前“廉价房”卖出了百十户,安置了六七百人左右,可面对三四万的流民杯水车薪,这些都需要的是时间。还有我已经跟都指挥使张大人协商过,在肥东、肥西让军户卫所们全部种上“高产粮”最过一个多月就会有收成了,所以庐州多少还能凑合着,不至于闹饥荒,可是给事中袁芳这种寅吃卯粮的想法,怕来年更加无粮啊。”

同知祝浩铭插话拍马屁说道:“想不到知府大人未雨绸缪啊,下官实在是佩服。”

章子俊学着商辂哀叹道:“明明“高产粮”能度饥荒,能饱食,还能喂牲畜,却始终推广不起来,朝廷也不重视,听说许多地方不光是农民害怕新的作物会影响来年收成,农户不是抵触,而是胆小,对不了解的新作物谨慎,生怕原本可以糊口的粮食也没了,当地官员也弃“高产粮”为杂物,只是让农户在自家房前屋后自愿种上几株,等长出来后,早就给鸡鸭吃掉了叶苗,这叫什么事。为了让“高产粮”尽快在庐州大片种植,本府将兴办一个酒坊,原料就用红薯酿造。取南淝之水,酿红薯玉米之酒。可是这样做,又要违制了。朝廷派官员来一查,到时芦州知府官衙造酒,与民争利不说,还把宝贵的粮食酿酒了,离去职下狱不远矣。”

章子俊当着大家,先把丑话说前面,把事情摆在了明面上,这样的话让南京吏部给事中韦眷及都察院的胡靖很是尴尬,这不就是说咱俩么?只能在一旁苦笑。

说完了话,接下去就上菜了,章子俊今晚给大家准备的是肥鸡炖土豆,烤玉米饼,猪肉白菜炖红薯粉条,三种粮食全部上了。这样做,就是要让自家衙门里的人知道,此三种粮食的美味,不光是产量高,还能搭配进菜肴,可以说在座的所有人从未吃过这样“高大上”菜。简单的二菜一饼子,硬生生吃出了瑶池宴的味道。

特别是庐州的通判吴蕴中,王芿峤、盛弥,二位同知祝浩铭、顾麟等人从未吃过这样的东西,原因是玉米、红薯、土豆“三剑客”还没有在庐州种植,目前只是在京城周围一些皇庄及官宦家的农庄种植一些,还有就是很少的农户家,在屋前房后零散种植一些,这些年来没有大力推广。章子俊的设想是这一次说什么也要在自己的芦州府之地大力推广。只有粮食充足了,农户尝到甜头后,不用官府出面,农户自会合理安排种植。

是夜,商辂单独跟章子俊夜谈,从天地的大德叫生长万物,圣人的大宝叫地位。用什么来守住地位叫做仁,用什么来端正人心叫做义。探究天和人的本性,考查邪和正的分别,权衡祸与福的门径,最终得出关于荣与辱的谋虑。绕了一大圈子最后谈到了实际,商辂道:“取南淝之水,酿红薯玉米之酒,这个,这个是否留给老夫去做?不瞒章小友,老夫致仕已不是官了,家中七子八女,大儿良臣在京为官外,三儿良辅也中乡试,可别的几位儿子虽潜心求学,未必能考中,五儿、六儿都已成家,家中虽然还能度日,可儿孙太多,日子清苦,想让五儿顺生有一门事业,这酿酒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起一个作坊,只酿酒不经商,不违圣人之道… … 。”

章子俊一听就明白了,大人是说,让你儿子过来开一个酿酒作坊,生产出来的酒下发给“经销商”,接下去就什么都不管了,是这个意思吧… … 。

在这里就要说一说在明朝酿酒是有风险的,从汉武帝宣布施行变相的禁酒令——榷酒制度,即酒要朝廷专卖,禁止民间酿酒和卖酒。汉武帝依靠卖酒换来的军费南征北战,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榷酒制度发展到后来,又演变成税酒制度。榷酒指的是官府全部买办,而税酒则由民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明求生记 最新章节第一百五十六章 白马寺夜话(下),网址:https://www.yaoyun.org/318/31897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