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有人状告章子俊(2/3)

作品:《大明求生记

一次,南京的曹衡带信给李胜,说是南直隶收到庐州府有官员上疏,章子俊为知府以来,大力营造,侵占良田,中饱私囊,私自发放朝廷官银,与民争食,把昔日鸟语花香庐州弄的乌烟瘴气。然,在平安伯时巡按江南,纵容家奴,滥杀无辜百姓,欠有命案二条,当地官府敢怒不敢言… ….。

曹衡是想通过李胜去给敬一送口风,免得遭灾,这样做曹衡也是为了自保,如果直接去信给庐州的话,到时就说不清了。

当李胜接信后,立马就打着去知府述职的借口,坐船去往庐州,无为到庐州起码要行十日的路程,等李胜的船停靠在庐州南薰门后,就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河中全是船,来来往往好不热闹,有运煤的,还有一些石头,大批的木材,上得岸来,一路上车水马龙,长长的大辕马车队一辆接着一辆,一眼王不到头,从南薰门往西,运送着各种各样的物资,多个商队就在城门口排队进入,进入城内商业繁华的不像样,为何这番景象?李胜带着许多的疑问。

其实很好理解,章子俊取消了许多以前隐性的地方税和收费后,又大力营造房地产业,就带动了许多商业机会,这种外溢现象是必然的结果,直接和间接之下,路边冒出了许多新的产业,造房要沙石料,那么一些竹篓、竹挑子用具就增多了起来,城内各家打铁铺子生意也就兴旺,各种铁钉,门环、铁铰链、锄头、铁拉扒子、开石用的铁凿子、大铁榔头、铁芊子等等,其它的就更多了,造船修船的,造马车修马车的,油漆店铺、各种手工编织作坊、麻绳店铺等等这些直接跟营造有关的商家在南薰门一带聚集起来,这些还不算,在德胜门内,全是客栈、茶楼、饭馆子加上青楼妓馆更加热闹。现在的庐州短短半年多来,吸引着方圆几十里内的所有在荆襄之地逃荒而来的流民,城内人口一下子增加了一大半,以前庐州城内居民为四万人左右,而现在却有几十万之众,为此章子俊正在考虑在威武门外以东,建造大批的廉价住房,因目前此地已经成了一个“棚户区”将近几万的流民在此乱搭乱建,排出的生活污水弄的臭气熏天,碰到雨天,满脚烂泥,如果加上天热的话,距瘟疫不远了。

状告庐州知府的人,就是在这样的大力发展中没有吃上肉的人,就是在庐州城内的“三司”衙门,都指挥使、布政使、按察使,互不节制,互不隶属,平时各管各家的事,庐州城的兴旺,作为都指挥使衙门不会管,原因是兴旺了,那些军户们捞钱的机会就多,日子也会相应好过,所以巴不得知府能大力发展各种商业,布政使作为一省行政,也不会管,庐州兴旺对布政衙门来说意味着税收增多,那么就剩下按察使了,作为掌管一省司法的提刑按察使司本不跟地方府衙又交集,按察使正三品,下设副使正四品,佥事正五品,员数无定。副使、佥事,分道巡察。其兵备、提学、巡海、清军,驿传、屯田等事。

在那么多的官职里面就有一位姓常的佥事,看着章子俊很不爽,这位常佥事受京城兵部左侍郎马文升指使,这位马文升又是万安一党,就在大半年前,章子俊在朝堂力阻万贵妃换东宫,说是泰山要动,随后就没有随后了,换东宫不成,实在是气不过,就把气恼洒在章子俊等人头上,你不让我好过,我也不让你好过,在万安一党看来,章子俊是被贬出京城的,有意让庐州的这位提刑按察使司常佥事盯着,随时抓“小辫子”。

原本这位常佥事也不想做这种见不得光的事,你们斗来斗去,跟我这个小小的地方佥事没什么进出,要做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还是很抵触的,能当上按察使佥事,也不是受人随便拿捏的,又不是傻子,全是人精。

这就又要说道在荆襄地区的流民了,流落到庐州的荆襄流民经过千里跋涉,总算能在庐州安家了,并要求附籍,这几年来朝廷一直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明求生记 最新章节第一百五十章 有人状告章子俊,网址:https://www.yaoyun.org/318/31897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