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六章 千疮百孔(三)(2/3)

作品:《大明求生记

挂都察院副都御史巡按南北直隶救灾事宜,朝廷没有明发通报,只是由内阁上奏,皇帝批准的去往应天府救灾抗灾事宜,为了能调动地方,补充了一位御史胡靖作为巡按,明面上有洪性,暗中胡靖盯着,又不放心胡靖,就把章子俊给安排上了,原本是想再派内官的,可是无人可派,就把陶鲁委派出来了,很符合朱见深的作风。最后也就没有把这个奇怪的“三人组”明发驿报,只是一纸塘报“三百里”发往南京备案。

对于朝廷这样的操作,扬州知府不知道,面对张璡的请宴陶鲁也不好推辞,也就装模作样地答应下来,到了晚上,张璡特地按排了车轿来接,把“致仕”回家的陶大人、“大儿子”章子俊、“小儿子”胡靖及一行家眷全部接到了《望月楼》,此望月楼原来不是酒楼,而是一个”山庄“一样的去处,里面小桥流水,阆苑深重,今晚知府张璡还相邀了扬州有名望的大盐商及各衙门许多的官员,足足围坐了七大桌上等好宴,两边鹦哥细语地美人相陪,好似热闹非凡,这样的排场连章子俊看来也吃惊不小,不光场面大,还奢侈无比。

第一个反应难道”三人组“已经暴露了行藏?当按排坐次时看着又不像,因为古人最讲究等级,除了陶鲁被安排主桌外,余下 “家人”全部在下桌上作陪,如果暴露了行藏的话,那么章子俊作为伯爵肯定是在上桌头位了,可目前却在下桌上跟胡靖,还有周吏员、杨吏员及陶鲁的老管家等在一起,而雅琴、公上缨另安排在女眷桌上,跟一些当地官员带来的夫人丫鬟在一起用餐。

今晚这样的场面上有总督漕运刘文为最,接下去就是两淮转运使胡淘,盐运衙门张傅,扬州知府张璡,盐课司、巡检司最末。该来的都来了,不该来的也来了,首先张璡引荐了陶鲁,陶鲁又把致仕后带着家人回转老家的事说了一遍,在京城生活物价高,还是回老家养老安稳啊,刘文曾跟陶鲁有一面之交,聊了点京城之事,很是热络,酒过三巡后,从外面跑进一班衙役,只见为首一人飞快跑进主桌,大叫道:“各位大人,不好了,府衙常平仓失火了。一众官员连忙跑到屋外,看到西南面天空一片暗红色。

不一会儿,又有人急匆匆地汇报道:”经过拼死灭火抢粮,府衙常平仓大部粮食已经烧毁,只抢救出百石,其余全部被焚毁。

此时刘文说道:“走,大家都去看看,要查查起火原因,是不是有人故意纵火,抓捕贼人为先。”

后又命知府张璡,各地巡检司派出人手封锁各道及水路,通知应天府报告扬州常平仓烧毁,要求重新调拨粮食补仓,民不能一日无粮矣… … 。

章子俊看着这一切,心里大骂,装,再装,这戏演的够逼真了,后一想脑袋里嗡地一声,不好,被利用了。

这种事古人跟现代人的思维方式区别很明显,章子俊首先想到的事情的起因事什么,为什么会起火,是谁放火等,怀疑一切,而古人就不同了,脑子转的没那么快,纵然事情来的突然,没有去想那么多,而是接受当前的事实,脑子活络的有些官员正在找个借口,怎么样推卸追责,早说过,在古代为官一旦认定有罪,不光光是罢官,而是牵连到家人,殃及整个家族。

就这样酒宴一哄而散,因陶鲁是致仕官员,现在已经不是朝廷官员,就回转客栈了。

回到客栈后“三人组”碰了头,章子俊就说了,对常平仓突然失火怎么看啊,胡靖第一个反应就是失火后对案件调查大大地不利,原本已经探查出了常平仓卖空储粮,只要把一干人等询问就有结果了,刚巧不巧,在这节骨眼上失火了,接下去就难查了,胡靖年轻啊,老狐狸陶鲁当然想到了另一种可能,问道:“伯爷,难道是有人故意烧毁常平仓?”

章子俊回道:“嗯,有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明求生记 最新章节第一百十六章 千疮百孔(三),网址:https://www.yaoyun.org/318/318975/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