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两宫尊号之争(2/3)

作品:《大明求生记

礼皇太后。按照常理,被尊的皇太后首先应该是新帝的嫡母,然后才是生母。

朱见深的嫡母是钱皇后,生母是周贵妃,现在要改尊生母是周贵妃为皇太后,正当朝臣们为如何上尊号议论之际,一杠子横插而下。

朱见深的生母周皇贵妃摆出皇帝亲娘的身份,派亲信太监夏时到会议现场宣布懿旨:“钱皇后病废之人,不足称太后,应该独尊皇贵妃为皇太后。钱氏无子,哪有做太后的资格?早该循宣宗朝胡皇后的先例被废掉了。”

此话一出,群臣顿时炸开了锅。顾命大臣李贤得英宗亲口嘱托,又深知钱皇后的贤德,坚决反对周皇贵妃的主张:“先帝遗诏已定,怎能随意更改!”大学士彭时也立即表态支持李贤:“列祖列宗与天地神灵在上,皇上既以孝治人,岂有尊生母不尊嫡母,”。两个首辅开了头,群臣也纷纷附和。夏时和他背后的周皇贵妃终于敌不过众怒,败下阵来,心里很是气愤。

开玩笑,想要让从小受圣贤书泡大的朝臣改变圣人教诲,仗着新皇生母的身份,只是自讨没趣。

周皇贵妃原本想向儿子朱见深搬救兵,但在这个关系嫡庶之分的问题上,朱见深比浸透了老陈醋的娘要清醒得多,反倒劝说母亲接受两宫并尊的事实。

对于周皇贵妃的仗势欺人,辅臣们都十分不满;想到钱皇后在为丈夫去世日夜悲伤不问世事,周皇贵妃却居然还分得出精神为自己争权谋势,群臣就更是一肚皮的气。于是在给两宫太后上尊号的时候,彭时不失时机地提出:两宫都称皇太后难以区别,因此该给钱皇后格外加上尊称以便区分。对于这项意见,朱见深立即表示支持,太监覃包还特地向李贤耳语道:“其实这也是皇帝的意思,只是迫于皇贵妃娘娘,不敢主动提出罢了。

李贤亦极言之,议遂定。将上册宝。彭时又说:两宫同称则无差别,钱皇后宜加二字以便称谓。遂于天顺八年(1464)三月一日,尊英宗钱皇后为慈懿皇太后,贵妃周氏为皇太后。议上两宫尊号之争始结。周皇贵妃对此也只能干生闷气。

经此一役,辅臣们都知道周太后不是个好相与的,预料到她终有一日会与英宗“与钱皇后合葬”的遗诏重起事端。于是,在为英宗兴建陵墓的时候,李贤和彭时就预先提出,要在地宫中同时营建三间墓室。

对于这个建议的内中玄机,朱见深和朝臣们都非常清楚。周太后也非常清楚,绝不甘心死了还要在老公面前当钱太后的陪衬,哭哭啼啼地坚决反对。朱见深和朝臣们也不敢逼急了她,这事终于不了了之。

周太后虽然在太后尊号及待遇的事情上吃了个瘪,却并不肯就此收手。尽管钱太后从不与她争夺主宰后宫的权力,周太后也并不买帐。

对于朝堂上的这些争斗,在章子俊看来纯属是皇家的家事,两宫相争,无趣的很,除了随大流喊喊口号外,一门心思经营着小家庭。

以前是一个人生活,现在跟一个明代小女人生活,除了夫妻那点事外,更多的是生活习惯问题,可别小看这种生活习惯,弄不好会把人逼疯,比如,在日常生活中节奏很慢,怎么个慢法,就是说每天早晨,天没亮时就起床,然后是漱洗,接下去梳头,男人跟女人一样要梳头,而这一切丫鬟提前烧好热水,等一切收拾好后,天也大亮了,接下去该干嘛干嘛,作为家中的老爷夫人就是坐着继续打瞌睡,对的,是坐着打瞌睡,那为何要起的那么早干嘛?起床晚一点不行吗?这就牵涉到名声问题,起床晚了,就是懒惰、败家等等,如果是像现在新婚,那就是沉迷淫乐,这让姚颖怎么见人。情愿早起接着瞌睡,大户人家在打瞌睡时,也是等待早饭,章子俊把这一切全改掉了,按着自己的习惯。

只要自己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明求生记 最新章节第六十八章 两宫尊号之争,网址:https://www.yaoyun.org/318/31897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