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门达弄权(2/3)

作品:《大明求生记

叫屈,转遍京城衙门没有一个敢接,开玩笑,那是锦衣卫办的案子,哪怕六部的大理寺、刑部也无权过问,最后杨埙击登闻鼓为袁彬讼冤,此事就闹大了,这登闻鼓可不是随便可击的,杨埙也是个聪明人,只要把事闹大,才能救袁彬,疏言:“驾在北庭,独袁彬以一校尉保护圣躬,备尝艰苦。现猝然付狱,我等诚然不解。乞皇上亲审问。使其死无遗憾。”并列门达种种不法情状。看来杨埙也是个狠人。

内阁李贤趁机联络几位大臣痛陈门达之罪,一并交由圣裁。

门达一看苗头不对,去面见皇上,说是杨埙受李贤等人指使,要阻隘皇上办案,杨埙知门达之用心,一个人的力量不行,有意要把李贤拖下水,壮大讼冤的实力,扳倒门达,来了一个顺水推舟。乃谬称“此李学士教我的”。

门达一听大喜,我说是吧,你们就是一伙的,庙堂之上,奸臣当道,我门达要凭一人之力,为皇上清淤。即奏闻,请法司会鞫于午门外。

就这样在午门外朝中所有大臣推举出一个会审班子,朱祁镇也为难,事情闹的这样大,心里不放心啊,就遣太监裴当监视,门达执李贤当面对质,要李贤跪于门达脚下,李贤现在是犯官了,门达来了一个有罪推定,只要把李贤定罪了,接下去谁还能跟自己作对,太监裴实在看不过去当说:大臣不可辱。才未对质。

门达想要扳倒李贤还得找出别的罪名,言道:李贤接受陆瑜金,酬以尚书职。 这个罪名可不小,是买卖官爵属重罪。

杨埙一看苗头不对啊,事是闹大了,可无辜把李大学士拖下水,似乎中了门达奸计,审讯时,杨埙大声说:“我一小人,何由见李学士!是门达锦衣教我。”

意思是说,某只是一介武夫,怎么能见得着李大学士呢?前面说李学士教我此话,乃是门达让我这样说的。“

门达气不能言。有法司传召袁彬亦午门,此时的袁彬已被门达折磨的不成人样了,几番用刑后,袁彬被人抬着至午门,袁彬不紧不慢,历数门达纳贿情状,桩桩件件历数可查。

已经六十四岁的袁彬想,或许,皇上已经忘记曾经的生死与共。可是,就便皇上对自己有疏离之心,也犯不着纵任门达如此折磨呀。心里多少是有着那么一点儿怨的。可是,不恨。依然眷念皇上,不愿相信皇上遗弃了自己,只求能够再见一眼皇上。

看这情由似乎门达犯了众怒,情景跟想像的不一样,门达的气势就是手中的权柄,要说门达畏惧法司,还不如说法司畏惧门达势焰,只要门达面对一个一个法司大佬,盯着看你几秒,就得手心出汗,支吾不出声,在座的有哪一位可以保证自己从没犯过错,就当自己没犯错,亲戚呢?家人呢?面对锦衣卫镇抚司个个如老鼠见了猫,做声不得。

正在众臣畏惧门达的逼视时,登闻鼓再一次响起,众臣皆惊。

章子俊作为李贤的门下,早就跟李贤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门达扳倒李贤将意味着,连带李贤一党回家种田,对章子俊来说无所谓,可是怕这个封建社会不按常理出牌,说不定要下狱抄家砍头的话,那就太失败了。

自有吏部给事中张淳挑头,张淳是姚夔的门生,姚夔的礼部尚书是李贤推存,自然成了李贤一党内大佬,前来联络章子俊一起上疏,声援首辅大人李贤。

章子俊本不想加入,可是作为李贤门生你想不加入行吗?如果退出必将让所有人诟病,日后怎么去面对李贤,所以章子俊决定,要么不声不响,要弄就要弄出一个声势浩大出来,自然联络了李秉彝,目前作为国子监祭酒的李秉彝手下有的是人,章子俊就照抄学生运动,发传单,写标语,拉横幅,对李秉彝来说,自己也是李贤一党啊,要是李贤倒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明求生记 最新章节第六十五章 门达弄权,网址:https://www.yaoyun.org/318/318975/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