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要求去外地工作(2/3)

作品:《大明求生记

通过刘升的传话找了李贤,前几日差事下来了,兵部的任命为北五城兵马司指挥,正六品官职,五城兵马司共分为东、南、西、北四个指挥,比先前的降了一级,虽然降了一级,不过是在京任职,比地方上的守备级别还是要高出那么一点,二哥徐经年本想跟着去,有大哥罩着混个小头目什么的,后然一想还是放弃了,打算跟着章子俊混了,说是要做护院,现在章子俊为了二哥徐经年这事也不好劝啊,说,不同意好像是推二哥走的意思,而徐经年是有家眷的,一大家子要养活,等于是二哥徐经年这一大家子要章子俊担起来,而章子俊最怕的就是这个事,古人说“家大业大”。目前章子俊家是大了,在业上还是苦哈哈一个,房子“租的”,田地没有,商铺也没有,却要养活这一大家子“不相干”的人。

不日终于等来了吏部的文书,授翰林院检讨从七品,这个职位已经很到位了,前十名中虽是第八名,一上差就是授翰林,而升职的空间相当大,可能是李贤做的手脚,状元只过是任编修一职,正七品,按名次来说,最大可能是某一科的给事中,虽然给事中的官职是正七品,可在翰林院的升职空间更大,而且是妥妥的清流,除了给事中外,进入翰林院,也不会是检讨,而是庶吉士,可章子俊直接给了检讨一职,可谓是皇恩浩荡了,也可能是目前朝堂上缺官严重。

这样的好事换成别人肯定是喜出望外,可对章子俊来说哭笑不得,原因是要在翰林院这个清高衙门耗着了,熬资历了,虽然很清贵,却没什么油水,章子俊不喜,这样的官谁要当谁去,反正章子俊不去,对章子俊来说往上爬不感兴趣,科举是为了有“特权”,能在大明活的自由自在一点,最好弄一个外放到江南的地方官,一亩三分地过自己的生活才是首要,距皇帝越近越危险,说不定什么时候再来一场“夺门”,像于谦这样的清官也被咔嚓了,下面的虾子莫名牵连的不知其数。

“朝廷已下了文书不能更改,别人求都求不来,小子喂,你当是在章家堡村啊,想怎么样由你,孺子不可教也。”

这是李贤的话,因为章子俊不得不上李贤的家门了,果然这一次的任命李贤做的手脚,原因很简单,李贤刚入阁,需要人手啊,每一位大佬身后都有自己的势力,要不然就像水中的浮萍空啊。

不过随后的话道:“真想要外放,也要做满一年后才行,这叫增加资历。”

什么叫无奈,李贤明显是误会了章子俊的想法,想外放赚资历好往上爬,急功近利了。随后李贤就像是一位导师,为你指明方向道:“为什么要在京做满一年后再外放,那是有原因的,京官外放分为三种,其一是贬官。其二是朝廷外派,下去主持一方,往往跟某地需要治理一番有关,这样的外派有点钦差的味道。其三是皇帝下旨,内阁批准的钦差,比如赈灾、治河、平乱。查重大案情等。”

而京官外放除了第一种,别的全能官升一级,如章子俊目前是翰林院检讨从七品,如果外放的话妥妥的一个知县少不了,又是从翰林院出身的,还是清流官,那么还能官升一级到一个府或是州出任经历、推官、州同知、提举等。

可现在不想要官,偏偏有个人偷偷按排给你,不想升官偏偏有人让你熬资历,不想在京城偏偏有人让你留下来,看来想去外地工作要泡汤了,紧跟着另一件事也来了,跟姚颖小姐的婚事,当初在道观中在口头上答应过的,会试后订婚,一年后迎娶,这事也拖不起,现在会试已成,还中了进士,这下子可真成了“门当户对”了,姚老爷子等不起了,因石亨怨恨姚夔不依附自己,就乘机将他调往南京,任南京礼部右侍郎。

正好姚老爷子也要回江南老家,这下子父子同回,在回老家前就要把小孙女的婚事给办了,提亲,互换“庚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明求生记 最新章节第四十六章 要求去外地工作,网址:https://www.yaoyun.org/318/318975/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