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九章 为什么是我?(3/4)

作品:《走进不科学

内容。”

“这个流程需要对书籍的封面、内容进行详细的筛查核验,工作量上几乎可以说是一次拓印。”

“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把【几乎】这两个字去掉呢?”

说着,姜成谷的双手在空气中比划了几下:

“也就是咱们通过技术手段,把筛查过程中的内容收录到电脑里。”

“然后通过手段把它建模成某个混动场景——其中背景是真实的,比如说国博或者国家图书馆之类的地点,然后投放出模型。”

“这样戴着眼镜的体验者就能‘亲手’去翻动《永乐大典》,这种话题度和趣味性应该还是比较高的,你觉得呢,徐博士?”

“”

看着侃侃而谈的姜成谷,徐云整个人则显得有些懵逼。

好家伙

他无论如何都想不到,潘院士和姜成谷所说的搞事儿居然是这么个情况

把技术和《永乐大典》结合在一起?

这脑洞也太大了吧

不过很快,徐云的脑海中便冒出了另一个念头:

这个想法似乎可行!

早先提及过。

和技术之间的差距,主要在于模型与现实的交互区别。

的特点是完全沉浸,也就是说眼镜所看到的所有画面都是虚拟的。

以经典动漫《刀剑神域》为例,桐人和本子娜咳咳,亚丝娜等人物戴上了头盔之后,他们的身体还在现实世界中,但精神已经完全进入了一个虚拟世界里。

他们可以在虚拟世界里面生活、游戏,看不见真实世界。

当然了。

《刀剑神域》那种技术已经涉及到了意识层面,目前相对靠谱的应用主要还是类似电影《头号玩家》那种需要肢体运动的室内场景。

而技术呢,则是介于虚拟与现实之间。

比如你和一个朋友在一个房间里,带上眼镜以后你还能看到真实的自己,真实的朋友,你手里拿的东西既可以是虚拟的,也可以是真实的。

你可以从床头柜抽出一把98,也可以从桌上拿起一个斐济杯,完全取决于具体扫描的模型。

又比如卢潇在进博会上一战而红的ealth应用。

这项应用就是通过扫描病人的身体模型,然后通过数据建模显示在其他设备上,这样医生就可以在异地进行手术指导甚至用械臂进行远程手术。

在技术成熟之后。

装机小白可以完全不用再去看那些装机视频或者找装机小哥上门了,只要通过技术搭建模型,就能直接去找供显卡之类的供货商要求远程技术指导,小哥远程手把手的教你进行装机。

换而言之

扫描建立《永乐大典》的想法,在逻辑上和技术是完全契合的。

甚至可以这样说。

将某本书扫描成模型对大众开放、让用户在家里或者咖啡厅就能达到图书馆查阅书籍的效果,本身就是技术的前景应用之一。

随后徐云思考了一会儿,没有讨论具体的可行性,而是有些费解的问道:

“姜主任,组织上为什么会选我?”

虽然姜成谷提到的对象是华盾生科,但徐云很清楚,组织上这个决定是冲着自己来的。

平心而论。

姜成谷他们提出来的这个想法或许存在一定的风险,但比起可能带来的回报,这些风险完全属于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

同时国内目前在研究技术的公司不算多也不算少,例如都有一些团队在鼓捣,只不过投入没有那么高罢了。

不夸张的说,对于这些上市公司而言,这属于绝对的利好消息。

像贾玲的那部《热辣滚烫》,上映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走进不科学 最新章节第七百九十九章 为什么是我?,网址:https://www.yaoyun.org/308/308023/8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