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载入人类科学史的一天(下)(2/5)

作品:《走进不科学

的是.

孤点粒子,它的运动方式是‘闪烁’。

也就是说它的动能,要远小于对应的静能——这句话当初曾经用胖子跑100米解释过。

在这种基础上。

孤点粒子还具备电中性、不存在静质量定义.也就是在微观世界里面没有实体所以只参加引力相互作用的特性.

在目前的科学界,这种粒子或者说物质,有一个特殊的专属称呼。

想到这里。

咕噜——

徐云咽了口唾沫,震撼的看向了陆朝阳:

“所以.陆教授,我们发现了一种.暗物质?”

陆朝阳深吸一口气,用力点了点头:

“没错,根据老师那边的结果来看,概率无限接近百分之百。”

徐云怔怔的看着手中的这份文件,过了许久,一屁股坐回了位置上。

是啊

自己早就应该想到的。

一个无法被探测的微粒,不正是符合暗物质的定义吗?

暗物质。

这是一个传播度很广,但很多人对它一知半解的东西。

暗物质的雏形,最早可以追溯到1922年。

当时天文学家卡普坦就通过星体系统运动,间接推断出星体周围可能存在不可见物质。

接着在1933年。

天体物理学家兹威基利用光谱红移法,测量了后发座星系团中各个星团的运动速度和状态。

发现星系运动速度弥散度太高,如果仅靠看得见的星系质量产生的引力是无法将这些星系束缚在星系团中的,这些星系团将分崩离析。

不过暗物质真正的‘成名之战’,还是发生在1970年。

当时一个与起点知名女富婆同名,叫做薇拉·鲁宾的女教授,对银河系的邻居仙女座大星系也就是31的星系,进行了一次旋转曲线的测量。

所谓星系旋转曲线,是指距离星系一定距离处的星体,绕星系中心旋转速度的函数曲线。

用人话说就是公转速度。

如果星系的引力仅由可见物质提供,那么可以计算出旋转曲线应该会呈现出这样一个效果:

距离星系中心越远的星体,旋转速度应该越慢。

然而,薇拉·鲁宾对仙女星系进行观测时却发现.

实际的旋转曲线在超出一定距离后。

离星系中心越远的星体,旋转速度和内部几乎保持不变。

这意味着什么呢?

上过高中物理的同学应该都知道。

距离星系中心距离相同的情况下。

1(也就是理论上应该拥有的较慢速度)和2(薇拉·鲁宾观测到的旋转速度),二者的离心力是截然不同的。

前者低,后者高。

所以如果星系的引力仅由可见物质提供,那么理论上用2旋转的星体将会被甩出星系。

除非

那些星体被某些看不到的东西所吸引了,因而被束缚在了星系中。

也就是星系的实际质量,要比观测计算出来的质量更大。

这就是暗物质的万恶之源。

等到了2022年,暗物质的证据就很多了。

比如通过多种相互独立的测量方法得到的星系(或星系团)总质量,比其中普通物质的质量多出很多。

又比如关于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观测。

又又比如关于不同宇宙年龄时形成星系团数量的模拟等等.

另外要提及一点的是。

目前对星系质量的计算方式已经非常成熟了,不会出现太大的误差。(具体方式可见281章)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走进不科学 最新章节第405章 载入人类科学史的一天(下),网址:https://www.yaoyun.org/308/308023/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