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提前的围剿(2/3)

作品:《美娱收割者

强有力的电子产品硬件设计和制造能力,直至凯萨穿越的2o15年,索尼还在不断推出各种黑科技硬件产品。

面对这样一个不断扩张的,而且有着直接竞争关系的公司,怎么防备都不过分。

凯萨记忆中,索尼正式收购哥伦比亚是在八十年代最后一年,可实际上索尼伸向哥伦比亚公司的魔手早在1968年就出现了。

68年的时候,索尼就和哥伦比亚唱片公司成立了一家合资唱片公司,这是两家公司的第一次接触。

这次合作索尼到底在背后做了多少动作,没人知道,但是索尼随后对哥伦比亚公司的一系列收购说明了,这次合作绝对是一次有预谋的前期准备。

据凯萨了解,实际上自86年开始索尼就6续有些小动作是有关收购哥伦比亚的。

收购一家大型的,没有出售意向的公司有多难?这里就不做赘述了,反正绝对不像凯萨收购漫威那么简单。

凯萨没有做任何动作,除了把消息匿名泄露给媒体……

先他对哥伦比亚公司没有多少兴趣,其次,他可是知道,索尼这次收购的最终价格是6o亿美元的级溢价。

八十年代的最后一年它也是八十年代,八十年代的6o亿美元是个什么概念!?

八十年代,华夏的“北上广”每月的工资大概在3oo到5oo之间,注意,是人民币。

仅仅就在几年前,凯萨收购漫威和dc花了多少钱?一共不到两亿美元!

索尼这次收购案可以说让美国人当冤大头了,被按在地上结结实实的讹了一回。

曰本人“人傻钱多”的形象在世界新闻中再次闪亮登场。

八十年代的好莱坞动可以说动荡不断,前一阵子默多克想要收购福克斯,被福克斯方面以各种方式最终挣脱了。

因为凯萨在双方紧密合作的蜜月期就打过招呼:

“如果有人收购你们,而且你们也动心了,请马上联系我,尤其是默多克,如果你们相信我的话,被我收购一定会比默多克那个澳洲外行收购更值得你们高兴。”

因为和凯萨的几次合作,二十世纪福克斯在它的老板,石油大亨戴维斯手中多苟延残喘了几年,所以当默多克动收购的时候,戴维斯先是通知了凯萨,然后闪转腾挪的用拆借续命的方式躲过了一劫。

因为他看到了,在凯萨的合作下,公司有起死回生的巨大可能。

如果能扭亏为盈,他将会极力保留福克斯这颗下蛋的金鸡。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戴维斯拒绝默多克的收购就是因为,他总是在“通过凯萨的介入而趁机抬价出售”,还是“保留在手中扭亏为盈”这两个选择之间徘徊。

最终的结果就是默多克转而选择了环球,而福克斯却从84年年末开始,距离扭亏为盈越来越远了。

如今,凯萨的合作者跳过了哥伦比亚直接轮到了同样经营不善的环球,戴维斯终于感到后悔了。

早知道当初就应该把福克斯的股票直接卖给默多克了,现在可好,每天烧钱跟放血似的,就算他戴维斯是石油大亨也见不得这么个花钱法。

眼见戴维斯终于亲自找上门来了,凯萨面上毫无表情,但是心里已经暗爽到快控制不住了。

二十世纪福克斯是目前好莱坞六大中最容易收购的,因为它的大部分股票都在戴维斯的私人手中,剩下的股东都是些小鱼小虾。

整个福克斯相当于戴维斯的私人公司,所以前世的默多克收购福克斯才会那么简单而又迅。

其他几大制片公司的股权都非常复杂,比如环球,从当年成立制片公司已经换了好几次老板了,导致交叉的股权和债务简直一团乱麻,绝对不是短时间能够顺利拿下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美娱收割者 最新章节第十章 提前的围剿,网址:https://www.yaoyun.org/29/29671/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