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明暗(1/4)

作品:《隋太子

“玄龄,你把我部商定的进攻部属,再细致的介绍一下!”

杨昭到没有注意到张须陀已经慢慢变化的心思,在让军吏介绍完叛军情况,另有防守之策后,他看向了房玄龄。

房玄龄点点头,指着面前的地图道:“我部人马,打算以三路行进,其中左路军六千人,主要怕攻打叛军停留在磨头山一带的兵力,此地叛军合计有两万人,亦是叛军的先锋部队。

我部右侧部,以一万人,则是往南乡而去,此地乃是叛军粮草所在。叛军部之所以席卷十万之众,敢于和我部对抗,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之在梁郡、东平郡之地,掠夺到了足够的粮草。若是能将之取得,对叛军而言,军心自然涣散。此地亦是叛军的主要防守之所,据说有三万人在此。

剩下共计一万六千之众,则属于我部中路军,以直面敌军主力部队。亦是叛军将领朱粲所率。朱粲之部,经过初步估计,有不下五万的人马。

这五万的人马,亦是叛军的绝对精锐,据说其部,跟随朱粲从梁郡起兵造反,已经有半年之久,且多是其部亲信组成,多悍勇之辈。

至于我部中路军与之交战的话,便是以三倍之敌,也多压力,遂于滋扰和从旁削弱为主,以减缓叛军的攻势,等待江南府兵到达后,可以进行全面的包围反攻!”

房玄龄的最后一句话,也就说明,隋军中路之部,直面三倍敌人,于梁郡交界之所,至少要坚守两日。

但当下,本部人马,和叛军的主力,实际还没有进行交锋过,于叛军的战力,未有实际的了解。故而,营帐中的许多将领,在听到关于中路军的部署后,多少没底。

杨昭将众人的脸色,尽收眼底,他不动声色的望了眼正在沉思的张须陀,道:“此为军部近两日的研究,张将军可有什么补充和建议。”

张须陀方才一直在认真倾听,他能看得出,皇太子杨昭,行的乃是稳妥之举。

这数日来,他之重心,一直方才召集多地乡人,进行民间之防守。于江南军内部事宜少有参与,但经过今日之议论部署,能看得出,这群年轻的将领,都是有一定战场理论储备的。

其中部署大体没有问题,但却有几个遗漏的小缺点,沉思片刻后,张须陀手指案几上的地图,道:“不瞒殿下,分三路以行径,本身没有问题。但依照末将这几日于乡邻间的走访,以及对叛军朱粲部的观察。

在末将看来,朱粲此人,当不是遵守规则之人。

所以,若是将全部兵力投入到战场的话,若是战局有了变化,我部的支援之部,在何处?”

看见房玄龄正想出言,张须陀目光一动,继续道:“我想,房主簿也可以过这个问题,可是想借以彭城组织起来的两千人,以做支援应对?

但此事,恐难以成行。

至少在我看来,彭城召集起来的兵士,便是两倍于叛军,也恐难以阻挡!”

大帐之内,瞬间喧哗起来。

就在昨日下午,江南兵的一个屯,其实和叛军有过短暂的交锋,当时面对的是四倍之敌。在援军赶来时,江南兵面对叛军,可以说丝毫不惧,以五人的伤亡,获得了叛军三十人的伤亡。

但现在,张须陀言之彭城之地,组织起来的兵士,便是人数两倍,也不能敌于叛军。这等战力,该弱成什么?

而张须陀见帐内情形,有些好奇,江南府兵如何?

昨日的战事,他也听说了。所以,方才在入营的时候,会发出那样的感慨。

现在来看,难道说,江南主力已经这么厉害的前提下,府兵也很强悍?莫不是江南之地,在皇太子杨昭的监督治理下,已经达到了全民皆兵的境界?

这等想法一闪而逝。

但看皇太子杨昭目光一扫众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隋太子 最新章节第134章 明暗,网址:https://www.yaoyun.org/281/281614/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