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西山林会盟(2/3)

作品:《五代窃国

的汉民多数信佛,张左耀倒是很想说点什么菩提树之类的话,可最后又怕班门弄斧了,于是,他谈起了丝绸,谈起了瓷器,没想到这到打开了老人的话匣子,最后,他们聊起了西域的柴米油盐,聊起天可汗,聊起了大唐,聊起了西海归心的盛世,聊起了现在的吐蕃回鹘。

“不怕得罪人,实话说,吾本以为张将军是武夫,现在看来,不仅是个将军,还是个通天下事的贤者,没想到,确实没想到啊……!”老者话里话外,显露的,是一种欣赏,是种敬佩。

丝绸之路的基本常识,张左耀知道不少,关于西域的经济文化,张左耀也了解一些,但是,若说成是学识?通天下事?这话讲来就让张左耀脸红不已了:“张公过誉了,当不得,当不得的!”

“什么当得当不得?”对于张左耀的心虚,老者却摇摇头不认可:“算来,我也认识无数的刺史明府,但对于西州诸事,识一二者有,如张将军般博通者,却是无一人!”

其实,老者的话,虽然不全对,但也没有说错,受到地理通讯的限制,古人很难全面的了解遥远西域的全貌,而张左耀则不同,作为现代社会全面型人才培养出来的废柴蝼蚁,虽然不精,但他确确实实是全知型的,也就是说,他所谓的常识汇聚起来,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地点出现,那其实就是学识,尽管他自己不认可。

“是的,张家致力于闯开西塞的局面,一开始,就是为了祖辈留下的遗言,张家的荣耀,张家人的使命都系于此!”恭维过后,老者又一次说起了张家:“当然,也如你所言,能够支撑这一切如此长久的运转下来的,就是那些不起眼的柴米油盐,张家养兵同吐蕃回鹘战了又战,却也从来没有断过贩商出关!”

“我的家乡有句老话是这么说的,能力越大,责任也越大,而意识到能力大了,也有勇气和良心去承担这份责任的人,就值得人们去尊敬!”说着,张左耀对老者深深一鞠,表达自己发自内心的崇敬。

前面说过,张家手控雄武军二万余人的军队,然而,他们却在秦州以外声名不显,这,并不是因为张家的军队窝囊,而是因为他们的军队,全身心的,都投入到了边镇的战斗中,他们的名声,显露在凉州吐蕃的军队里,显露在北方回鹘的百姓间,当然,为了回避来自朝廷暗算,这份名声,仅仅只是传颂雄武军之名。

如老者所言,这持续百年的战斗是为了那柴米油盐之利,但同时却不仅仅为了一个利,它也是为了张家的荣耀,也是为了汉唐西域的尊严。

显然,在这个时代里,前者是被人摒弃的,而后者却又是不切实际的,这个人,当然不包括张左耀,在他看来,这两者其实并不冲突,张家做了,虽然做得也许不算好,但因为做了,他们就不是空想家,没有成功,但他们也没有失败,所以,他们也不是失败者。凭此两点,他们,担得起张左耀这一拜;

仙风道骨的张家老人没有拦下张左耀的鞠躬,他只这么静静的立着,眺望远处的山林,但只一瞬间,润湿的双眼,松散的眉宇,似乎都表现着,这几代人的汗水,自己几十年来的艰辛困苦都拥了上来,又只因一句话,便吹散在这十月的冷风里,人,是十分需要被人理解的,这能让人心敞亮。

沉默良久,总算回过神来,其实本来说起张家过往,老者是想让张左耀相信自己的诚意,却不想有了以外的收获,于是他开口询问起来:“好了,废话说了那么多,还是谈正事,说说张将军的打算吧!蜀军到底打算呆多久?”

“啊?”张左耀这下有些错愕,这本来是他来见张家阿郎的唯一原因,他要知道张家对蜀军入秦有何想法,毕竟现在看来,张家对秦州无论民间还是军队的影响力,都远远超过旁观着所认知的程度。

“张管家没说吗?对于蜀军入秦州,张家即不支持也不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五代窃国 最新章节第一百五十五章 西山林会盟,网址:https://www.yaoyun.org/27/27231/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