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三章 洪流激荡(3/4)
作品:《顽贼》派。>
那乌斯藏是远在天边,国师汗的蒙古兵可近在眼前。>
结果全面改宗还没改完呢,元帅府发兵摧枯拉朽地就把卫拉特联军击败收编,直到那个时候杨国龙才意识到有没有一种可能,截断进藏道路的就是这个元帅府。>
寺庙的存在意义彻底没了,卓尼土司领地已经被这帮信祖宗的汉人完全包围。>
一个难以想象的庞然大物,随着敦塔兀鲁斯的出现展现在土司杨国龙面前,他也小心翼翼地看着盘踞在身边的怪物成长,并从中谨慎地挑选有利于自己的智慧。>
汉人给土司领地带来高速的繁荣发展,也同样使长期受明王朝保护的封建土司经济,受到来自义军的均平思想冲击。>
当元帅府开始均田分地,杨国龙已经统治了整个洮州,小小的八寨三万人,在快速扩张下成为二十八寨、三百七十部、十二万番民的大土司,单是登记在册把守四面八分隘口的番兵汉兵就有两千二百人。>
尽管他自始至终都没有向元帅府上表纳贡表示臣服,却专门向河州派遣了一名头人,专门偷窥元帅府在河湟的文化、经济与土地政策,甚至还从百姓手里买了河湟种植的土豆和玉米。>
就在去年秋天,河湟分地取得巨大丰收后的一个月,洮州卓尼土司就直接搬运了元帅府的均田政策与行政区划,一边拆大庙,一边同样编出五个镇、二十个乡、二百个保,把田地分给番民以乡保为单位进行集体耕作。>
这倒不是杨国龙不能抵御属民压力,迷迷糊糊的东西就全盘照搬。>
而是他拿着元帅府的土地政策看了整整一个月,发自内心地认同刘承宗的政策,并且认为这玩意比封建土司经济剥削属民更有效率……属于大家都很高兴。>
他一户人家种十几亩地,他一年才能征上来一斗粮,不到五十斤。>
而人家刘承宗就用了一点银子,一亩地就征上来快五十斤,给你银子你还得再从官府手里买其他的东西,银子又回去了,这他娘的是个什么盘剥效率?>
怪不得人家靠十二万农民能养好几万常备军,他十二万人就只能养常备军两千二。>
杨国龙疑惑了很久,他觉得不可能每个人都高兴,否则从前的老祖宗们早就这么干了,直到他仔仔细细研究了很久,才意识到想这么剥削百姓,需要的门槛儿非常高。>
就一个铁制农具,就把九成土司都劝退了,根本不用考虑后面耕作、开采、制作的技术门槛,只有跨过这些门槛,还需要后续的良种、社学、兽医、医师、商贾等等专业人才的配合。>
即使是以目前高度繁荣的卓泥土司领,很多地方也跟不上,但这一切对杨国龙的诱惑太大了。>
最关键的是这种集体劳作、依照地势以村庄为单位有计划的生产方式,跟土司经济完全吻合,农田征粮食和猪,牧区征酥油和牛羊;林地征木材、木炭和土特产;还有产铁的村子就一年交铁锭二十斤,产金子的村庄就一年交金子二十两。>
卓尼领地的头人们都是计划这些东西的行家!>
这一切简直是绝配。>
毕竟刘狮子本身就是个大土司,整个河湟实际上是他通过战争打掉了地主、僧人、官员、土司之后高度集权的产物。>
杨国龙甚至还想学元帅府推广种痘,从秦州高价聘了一名痘医,但他的运气不好,那痘医才种了三个人就死了一个,畏罪逃回秦州,气得杨土司哇哇大叫。>
不论如何,今年卓尼土司把洮州的土地统统均掉,在官寨里看着春耕,美滋滋等着秋天丰收盘剥属民,才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均田买赋,是要银子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顽贼 最新章节第四百八十三章 洪流激荡,网址:https://www.yaoyun.org/268/268400/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