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六章 南沙(1/2)

作品:《三国第一军师

最终,陈子明成功说服刘备,也得到郭嘉等人支持,决定派人出使北匈奴,目的是说服北匈奴别来惹大汉,也别回草原,继续在欧洲做他们的太上皇。

当然,说服他们别回来是其一,其二是希望和北匈奴建立一条商路,这条商路上,大汉用锋利的兵器换取金银钱财,现在的欧洲虽然不强,可好东西不少,金银珠宝更多。

最主要的是,陈子明想通过席卷欧洲的匈奴来收集一些东西,很多粮食品种都是从欧洲引进过来的,但让暗卫去收集,实在是有点力不从心,可匈奴出手就不同了,只要欧洲有的,这些匈奴都可以弄到。

陈子明也不怕养虎为患,匈奴再强,也无法威胁到强盛的大汉,而且匈奴的统治体系有很大的问题,野蛮的匈奴统治体系之中存在很大缺陷。

其中最大的则是继承人问题,一旦匈奴王出现意外,整个匈奴将瞬间分解离兮,内乱不断,给他人可趁之机,这也是横扫欧洲的北匈奴很快消亡的原因。

没有历史传承的野蛮人,始终难以长久,不过话说回来,按照史书记载,匈奴祖先是夏朝后裔,也算是华夏之人,就让他们为华夏的崛起做最后一点贡献吧。

在刘备和陈子明的支持下,一支使团很快组建完成,使者人选是徐庶推崇的,他的好友石韬-石广元。

说起石韬,不得不提下他的几个好友,徐庶就不说了,第一个投效刘备,如今身居高位,深得刘备信任和重用,早已名传天下。

还有一个是孟建-孟公威,凉州一战成名,名震天下,如今已经官居凉州文官二把手,仅次于顶级谋士田丰之下,也算是一方大员。

崔钧-崔州平,治理夷洲有功,如今已是夷州文官之主,独立治理一方,地位比起孟建来之高不低。

然而作为他们的好友,同样身具大才的石韬,如今还默默无闻,不过是吉州一边城县官,根本上不了台面,主要原因还是没有表现的机会。

徐盛镇守北方各州,主要敌人是草原异族,可草原异族早就被陈子明打怕了,根本不敢来犯,石韬虽然在边疆为官,可没有军功,只能慢慢熬。

徐庶觉得以石韬之才,当个小小县官有点埋没,而且常年镇守北方,与草原异族接触颇多,对草原异族有独到的见解,所以当刘备问人选之时,徐庶便想到了好友石韬。

而徐庶提名后,陈子明才想起刘备手下还有这么一个大才没有被启用,当即欣然同意,快马传令石韬回临淄。

石韬在徐庶的去信中已经讲到这次叫他回来的目的,当即兴冲冲而来,这样的任务,他有信心完成。

经过陈子明等人的考察后,觉得石韬的确能够胜任这个使者,便派石韬前往远在天山之外的北匈奴。

石韬带着大量随从和与北匈奴交易的样品出发后,又一道命令传出,镇守凉州赵云接到命令后,调遣一万精锐进驻郭煌,陈子明做好两手准备,一旦石韬与北匈奴谈判失败,北匈奴执意回草原,那么陈子明绝定将其消灭在漠北地区,而这一万兵马则是前锋。

一旦事情有变,凉州、氐族、北地等镇守兵马皆调往郭煌,参与北匈奴之战,以绝对优势快速击溃来犯之敌。

当然,若石韬与北匈奴和谈成功,这一万兵马陈子明也不准备调回来,西域大片领土还没有大汉军队镇守,既然是大汉领土,怎么能放任不管。

至于一万大军粮草问题,如果是以前,还非常困难,可现在,轻轻松松的事,最简单的便是将这个任务交给凉州或者益州等地的商人,军部向他们购买,他们负责运送到目的地。

不要小看他们,只要利润足够高,路途遥远难不住他们,他们有的是办法,而且凉州等地也存在与西域来往的商队,特别是在大汉朝廷的支持下,近年来这样的商队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三国第一军师 最新章节第五百九十六章 南沙,网址:https://www.yaoyun.org/122/122111/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