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九章 军改成果(1/2)

作品:《三国第一军师

这次军改非常顺利,没有出现刘备担忧的那种动乱,那怕是诸侯出身的张济,被削掉一半兵马,也没有丝毫不满,至少他没有表现出任何不满的情绪。

二十个军团长,最引争议的恐怕是降将严颜,毕竟严颜对大汉没有任何功绩,还是个新降之将,很难让人信服。

这点刘备也有所考虑,严颜虽然是刘璋旧部,但刘璋已经完蛋,被刘备软禁在临淄,根本无法掀起任何风浪,而益州乃重地,必须保证安稳。

特别是益州良将不少,严颜在益州将领之中威望最高,还在张任之上,无人可比,而这次因为刘璋开城投降,益州将领几乎全部投效刘备。

其中除了孟达这个反叛之将外,还有庞羲、张翼、吴懿、吴班、刘循、赵韪等一众高级将领,这些将领的本事,那怕放在人才辈出的刘备集团内,也是排的上号的,而且几乎都出自益州氏族,刘备肯定不能放任这些人才而不用。

这些人必定会成为一军之首,也就是万人将军,而严颜,则是刘备推出来的标杆,也是安抚益州将领之心,只要他们忠于刘备,刘备不会在意他们的出身,一视同仁。

除了严颜,最让人意外的则是典韦,典韦也是跟随刘备起家的元老,战功赫赫,而且武艺高强,可惜是个猛夫,不动战阵,怎么能够成为军团长级别的大将。

其实这不过是陈子明的算计罢了,典韦一直是刘备的护卫,担任着刘备的安全,怎么可能放出去领兵,而且典韦也没那个本事,其实典韦的军团长只不过是个挂名,他还是统领原来的刘备禁卫军。

至于那五万人的军团,则是陈子明为张飞准备的,不过张飞是军部大将军,按照规定是不能担任军团长的,不能领兵,张飞又怎么可能答应,和刘备闹腾一阵后,陈子明出面,想到这个折中的办法。

而且陈子明也有心让张飞领兵,因为陈子明准备建立一支真正的重骑军,而张飞是最好的人选。

也就是说临淄防御依然是十万兵马,只不过原本属于陈到掌控的十万近卫军被一分为二,陈到掌管五万,张飞掌管五万,共同保护临淄安全。

其实陈子明想将赵云、马超、黄忠、张辽、徐晃、太史慈这些人全部召回军部,毕竟以他们的能力和战功,已经脱离军团长一级,完全可以调回朝中担任更高级的将领。

可天下还没一统,曹操、孙权这两个更加强大的敌人还在,不久的将来,刘备便会发起一统天下之战,这个关键时刻,这些刘备集团的顶梁柱是不可能弃之不用的。

他们也是将来统一大战时的一方主帅人选,必须在军中加紧治军,提高军队战斗力,等天下一统后,他们可能都会被召回朝中,担任大汉的最高一层的将领,不过不是现在。

等将来一统天下后,他们就可以放下手中的兵权,回到朝中,担任高位,也可以说是享福,如同现在的关羽、张飞、甘宁。

这次军改,前前后后耗时五个月之久,除了各级将领的任命,还有规划各个军团的防区,更是规划各支万人军的驻防地。

刘备最担心的高级将领反对军改没有出现,反而是最底层的士卒出现问题,对军改情绪很高,甚至出现集体向刘备请命的事情。

因为军改最为重要的一步,便是裁军,精简兵马,原来刘备集团的兵马就高达一百二十万之众,后来又吸纳了氐族、益州等十多万兵马。

最后要从一百三十多万兵马中,精中选精,裁掉三十多万人马,最终只留下一百万精锐,裁军比例之大,让人惊恐。

要是曹操或者孙权裁军,恐怕他们的士卒会兴奋的跳起来,因为曹操和孙权的兵马几乎都是强召而来,没有什么国家意识,更谈不上忠诚。

但刘备之军不同,突然被裁掉,这些士卒当然不干,不是他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三国第一军师 最新章节第五百四十九章 军改成果,网址:https://www.yaoyun.org/122/122111/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