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盘根错节(3)(1/3)

作品:《忠魂依旧守辽东

一场始料未及的政治风暴突然来临,牵一发而动全身,辽东,山东,京城都乱了起来。/r/r  京城,兵部衙门。/r/r  左都御史张永明背着手在值房内走来走去,时不时问问兵科给士中石星,为什么杨博还不到。/r/r  不是张永明不耐烦,而是他已经在兵部等了足足一个时辰,热茶换凉茶也是一杯又一杯,就是等不到杨博的到来,只有一个石星跟自己打哈哈。/r/r  “杨大人怎么还不来?”张永明焦急地踮起脚尖向屋外眺望。/r/r  石星还是那一套,“张大人稍等,杨大人马上就到。”/r/r  “马上?老夫在这里已经等了足足一个时辰,杨博到底来不来?”见张永明直呼其名,别石星,就连傻子也看出来他是真生气了。/r/r  是啊,本想做个顺水人情,谁料李辅在辽东惹下这么大的麻烦,先抓知府,再扣按察使,最后一杆子捅到京城,若不是提前和内阁首辅徐阶以及司礼监掌印太监黄锦打好招呼,将李辅的奏疏淹了,恐怕还要捅出更大的乱子,倒不是嘉靖帝怎么样,而是怕那些别有用心的人借机发难,本就破朔迷离的政局就会更加凶险。若真是如此,都察院定会成为众矢之的,张永明已经六十六岁高龄,现在就想着混到退休,安全着陆,可不想闹出个晚节不保惹什么麻烦。/r/r  “张大人,稍安勿躁,老夫这不是来了吗。”张永明转身一看,只见满头白发的杨博身着兵部尚书的二品朝服走了进来,并没有穿那件绯豸衣,想必是刚从内阁回来,内阁首辅徐阶从不穿圣上御赐的蟒袍,而是供在家里,于是形成不成的规定,凡是入内阁议事的官员都只能穿朝服,表示对内阁首辅徐阶的尊重。/r/r  “杨大人,你可算来了,李辅之事老夫还要和你商讨呢。”张永明上前道。/r/r  杨博将张永明引入宾座,吩咐石星看茶,却被张永明拦住,意思是都喝了一个时辰的茶了,还是先谈正事吧。/r/r  杨博看出张永明的意思,吩咐石星退下,之后不慌不忙地从袖口抽出一张吏部的委任状。/r/r  “张大人莫慌,徐阁老和你我是老交情,听此事后边将老夫传至内阁,商讨此事,这不,已经想出对策了。”着,杨博轻轻点了点书案上的委任状。/r/r  张永明赶忙抽出信笺,翻看委任状,当看到“巡按御史李辅分管军务,不干预地方政务”这一句后,心中悬着的大石终于落下,长出一口气道:“徐阁老不愧是徐阁老啊,如此处理真是巧妙啊。”/r/r  “嗯,釜底抽薪,明令李辅巡视军务,这样此案就能移交别人处理。”/r/r  张永明点点头,“那老夫再派遣一个钦差御史前往辽东接管此案,告诉他一定要息事宁人。”/r/r  杨博沉思一阵,补充道:“再让陆炳派出一队锦衣卫审理此案,和你派去的御史组成钦案调查团,一切事务中央接手,将李成梁摘出来,一来防止案情节外生枝,二来也好将李成梁早些调入京城。”/r/r  听杨博如此高见,张永明不由投出赞叹的目光,看来姜还是老的辣,这个杨博能混到兵部尚书,太子少保,高超的政治智商和心机手段是必不可少的,如此震惊朝野的大案,徐阶和杨博三下五除二就处理干净,果然不是等闲之辈啊。/r/r  五日后,新的钦差御史和锦衣卫来到辽东,全面接管兵器走私案及辽东贪污案。/r/r  一早得到消息的李成梁为确保李尚胡安全,私自偷梁换柱,用另一个死刑犯将其调包,一来是李尚胡此人对马市内幕极为了解,留下来日后必然有用,二来就是为李辅着想,若是李辅日后官做大,能够治理辽东,那李尚胡必然是一个最好的内线。/r/r  现在的李辅已是对朝廷心灰意冷,原本以为朝廷会全力支持他铲除辽东蛀虫,谁料自己却被一纸调令排除在外,和此案毫无关系,虽然朝廷的意思是派遣专案组,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朝廷是在和稀泥,想要把此案快速抹平,不想再生波澜。/r/r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忠魂依旧守辽东 最新章节第十七章盘根错节(3),网址:https://www.yaoyun.org/110/11058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