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 徐真无为使团受难(2/3)

作品:《唐师

到底对这方土地有着感情。

可崔余庆在旁挑唆,若徐真成功守住庭州,必定会再次崛起,到时候骆弘义非但无法保住刺史之位,更有可能就此落马,晚节不保,终结了自家的仕途!

对于骆弘义而言,这是绝对无法接受的一件事情,他宁愿庭州失守,反正等大唐的大军一到,必定能够将贺鲁军给打回去。

虽然这样一来,庭州会遭受极大的损失,他苦心经营起来的富庶民生会严重倒退,但起码庭州还是他做主,今后一样能再次富庶起来,可如果徐真再度崛起,这庭州就会易主,他骆弘义只能惨淡收场,那陷落两县的三千条人命,足以让他万劫不复!

决心已定,骆弘义终于跟崔余庆穿了同一条‘裤’子,虽然他们无法‘插’手徐真对军务的管制,却能够左右后勤的供给,只要在这点上面给徐真上一点眼‘药’,临危受命的徐真又岂能顺风顺水地掌控一州军马?

可出人意料的是,接了圣旨之后,徐真却毫无建树,整日神龙见首不见尾,连军营都不去巡视,底下的军士越发没了底,整日人心惶惶,毫无战意可言,这就崔余庆和骆弘义是又疑又喜了。

庭州折冲府都尉王武魁乃王氏大族出身,太原王氏乃千古望族,与陇西李氏、赵郡李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等七族并列为五姓七族高‘门’。

前至秦朝名将王翦,汉时王昭君,乃至于王莽,以及三国时的王允,皆出自于太原王氏,可谓根深蒂固。

世家大族多出英豪,然大部分都凭借着极为深厚的世家积累和底蕴,往文官的方向走,少有成名的武将,当然了陇西尚武,陇西李氏多马上建功的虎将,且不看当今李唐天下,正是陇西李氏的昌盛之期。

王武魁少时不学无术,好结纳绿林游侠,被族中长老多为排斥,然则他深信堂堂七尺男儿,功名但在马上取,又岂能故作娇贵去附庸风雅,每日做些无病**之事,于朝堂上与人勾心斗角?

其人豪迈好战,恨不得马上领兵收复已经沦陷的金岭和蒲类二县,哪怕无法收复失地,起码也能杀伤徐突厥狼子,好教这些蛮人知晓大唐天军的厉害!

他素闻徐真之鼎鼎大名,军中之人又有哪个不‘艳’羡徐真这数年之间的际遇?

然而徐真这段时间在庭州的作为,实在让他有些失望,自觉徐真名不副实,顿时心灰意冷,这并非只是他这个折冲都尉一个人,军中大部分战士都这样认为。

又过了两日,仍旧没有徐真的消息,王武魁心头愤然,酒后大骂道:“他这是要将我庭州拱手相送不成!他既不管不顾,咱们就自己练兵,堂堂一府兵马,就算没了他这个大总管,咱们也不能丢了大唐军的威风!”

王武魁‘性’格豁达豪迈,又爱惜士兵,颇得人心,虽然太原王氏与博陵崔氏同样为高‘门’大阀,然而山西山东两大势力也在暗中较劲,是故他对崔余庆和骆弘义并不待见,他也很清楚,徐真蛰伏不鸣,说不得就是受到此二人的掣肘。

所谓强龙不压地头蛇,徐真想要大展手脚,确实有些难度,不过他王武魁同样在庭州军方经营多年,根本就不‘尿’你骆弘义这一壶,风风火火就开始了大练兵。

骆弘义和崔余庆见徐真没有任何的战果,心里舒坦了许多,正饮酒作乐,却听城‘门’来报,称有从吐蕃归来的使节团,要求入城驻扎,奉上碟文,望能接洽。

二人知晓徐真提前来报信,使节团必定延后,是故让人放了进来。

见识了这队使节团的规模,骆弘义和崔余庆才心底暗惊,难怪徐真拥有如此大的名声,这支使节团的阵容就足以让他获得一桩大大的功劳了!

徐真不在,使节团一干事宜都‘交’给了凯萨,然而让人疑‘惑’的是,使节团竟然没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唐师 最新章节第二百五十一章 徐真无为使团受难,网址:https://www.yaoyun.org/11/11248/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