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天子之剑(2/3)

作品:《大宋明月

、皇亲、先代贵族等,很多宰相级都未必有爵位。而宋代以前的爵位都是可以世袭罔替的,但是到了宋代以后,爵位大多只是终身爵,并不能世袭,而赵佶特赐赵皓的伯爵之位可世袭罔替,其殊荣自是非同一般。

赵皓急忙弯腰一拜道:“臣谢圣恩浩荡!”

赵佶摆了摆手,示意免礼,然后神色变得肃然起来,眼中杀机大起,沉声道:“有人得重赏,自然也要有人严惩之,否则何以维持纲常?此次叛乱之事,朕便交给你去查清!”

赵皓心头一惊,急声道:“微臣才疏学浅,恐难负重托……”

卧槽……老子才是真正的幕后主使者,你叫我如何去查?

赵佶没有理他,而是继续说道:“特拜你为提举皇城司一职,统领皇城司,全力追查此事,不得有误……限期一月!”

赵皓一听到“拜你为提举皇城司一职,统领皇城司”时,刹那间便愣住了。

一股叫狂喜的东西从心底涌了上来,舒爽至极。

什么大夫,什么将军,什么开国伯,都是扯淡,老子是要成为大宋帝王的男人,要那虚衔毛用,这提举皇城司才是真正的职官。

不但是职官,而且是赵皓梦寐以求的职官。

皇城司,从部分职责和功能来说,便是大宋的锦衣卫!

中国历史上不管哪朝哪代都有自己特有的,直接归皇帝管辖的一个机构,他们的主要职责是护卫皇帝,监视百官,其中最出名的当属明朝时期,东厂、西厂、锦衣卫,其实宋朝时期也有一个特务机构,他的名字叫皇城司,只是没有明朝的那些凶名赫赫摆了!

皇城司是文官编制,不属三衙管理,而是直属于皇帝的近臣,其首脑大都是宦官。他的职责主要有两项,即刺探和护卫。

皇城司的前身是太祖时设立的武德司,当时就派人四处刺探,甚至远及四川。宋太宗时改名皇城司,后又下旨禁止皇城司逻卒出京城活动,从此后一般无特命,皇城司一般都只在京内活动。皇城司的人员也分两部分,一部分称亲从官,管警卫;另一部分称亲事官,也称察子,这些人就管在京城各处,下至花街柳巷、上至政府大臣,探听大小消息。人数也从最初时的几十人发展到最多时的七千余人。

亲事官侦察的范围大概分以下几种:监视军队、侦察民间议论、侦察官员、防备敌国间谍。

皇城司的另一项作用就是守卫了,首先皇宫的各门都是由皇城司负责看守,进出皇宫的令牌和门号也是由皇城司负责发放和管理。

除了以上安排外还有三卫的设置(即勋卫、翊卫、亲卫),这些人都是官员家属子弟,所担负的也大多属于礼仪的任务。

还有一种官职,称“带御器械”,佩带御剑贴身侍卫,这可算是真正的御前带刀侍卫。这种御前带刀侍卫,便有一个比较著名的,外号“御猫”,名展昭。

由此可见,皇城司之中,也算是藏龙卧虎之地,而且其不但兼具了皇城司的功能,而且并无东厂、西厂的压制,只是与殿前司互相制约,可是极具实权的部门。

皇城司的首脑,一般都是宦官,赵佶竟然将皇城司交给自己管理,足见信任,也足见赵佶要查清此次叛乱真相的决心。

只是,他不知道的是,让赵皓去查真相,决计是不可能得到真相的……

得此实缺,赵皓虽然心底欣喜若狂,脸上却依旧一副苦相:“微臣愚鲁,恐怕会辜负陛下厚望……还请陛下另请高明。”

赵佶冷哼一声,转身从身后取了一柄古色古香的长剑,拔剑而出。

只听得呛啷一声龙吟之声,一柄长剑自鞘中而出,寒光凛冽,锋芒逼人!

赵佶伸手摸了一下那寒光闪闪的剑身,冷声道:“此剑名龙泉,削铁如泥,朕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宋明月 最新章节第156章 天子之剑,网址:https://www.yaoyun.org/109/109593/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