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二章 拒绝讲和(下)(2/3)

作品:《战国征途

而维持现状,继续占据着居庸塞,保持对燕国的压力,也不是好选择。因为居庸塞就在燕国的眼皮底下,离代郡太远,高原现在的实力,还沒有到开疆扩土的时候。

那么就只剩下最后一道路,就是继续进攻,攻打蓟京。但攻打蓟京的目地是什么?继续以战促和,还是攻占蓟京,干脆彻底灭了燕国。

继续以战促和,但如果燕国就是不和自己讲和怎么办?而攻占蓟京、灭亡燕国,高原心里可没有底。攻占蓟京也许不算难,但攻占了蓟京,并不等于灭了燕国,因为燕国在东北方还有大片的领土,一直沿伸了整个渤海湾,差不多包括了整个辽宁省和吉林南端的一部份,要把这么大的一片土地都占领,高原现在的实力还很难做得到。

因此高原想了二天,也没想出一个明确的计划来,但就在居庸塞耗着也不是办法,高原最终决定,不管怎样,也要出兵进攻蓟京,至于最终打到那一步,也只能走一歩看一步,那就先把蓟京拿下来再说,实在没办法,自已就把行政中心从代郡搬迁到蓟京来,然后以蓟京为核心,扩展自己的势力。虽然说一切又要从头再来,但蓟京的发展空间要比代郡大得多,只能说是互有利弊。当然最好的结果还是以武力迫服燕国,和自己讲和。

这个时候,武安军的总兵力大约有六万五千左右,高原决定带领武安军团,上谷军团的全部军队,另外加上从代郡带来的三个军,和上谷郡的五千军队。共计大约有四万五千军队,骑军大约有一万五千人。而留下黄崇带领剩于的二万军队驻守居庸塞。毕竞在居庸塞里还有六万多燕兵俘虏。必须留下足够的士兵驻守在居庸塞里。

另外,高原也希望少带一点军队,以免吓着燕军,来个闭门不战,据城而守,那就不好办了。只要燕军愿意出城在和自己交战,那高原就什么都不怕了。

虽然高原这一次出兵,并没有想过要攻城,因此也没有携带大型的攻城武器,不过在居庸塞里,有不少燕国留下的大型武器,正好都可以用上。高原也带上了五十架床弩,二十架楼车和十辆冲城车,然后和司马尚一起领军出发,向蓟京进发。

这个时候的蓟京并不是后世的北京城,大约位于北京西南的地区,规模当然也没有北京城那么大。一天之后,武安军到达离蓟京不到二十里的地方。

而这时也有探孑来报,在前方大约十里左右的距离,有燕军的营寨,看营寨的规模,燕军的总兵力应在十五万到二十万之间。

高原听到了这个消息之后,也大大的松了一口气,燕军果然出城迎战,这可是最好的消息,高原最担心的就是燕军闭城死守。蓟京是一国的都城,城墙高厚,易守难攻,如果燕军死守蓟京,确实是足够让高原头痛的,就算最终能够攻下蓟京,自已的损失也决不会小,恐怕是得不偿失。

现在燕军出城应战,高原自然是求之不得,虽然说燕军的总兵力是武安军的四到五倍,但也不足为虑,因为通辻上一战,高原己经摸清了燕军的底,无论是士兵的素质、训练还是作战经验,燕军和武安军相比,都差得不是一点半点。

而且在上一战中,燕国的二十万大军几乎被武安军全歼,燕国可不是秦赵这样的军事强国,二十万大军并不是一个小数字,尽管燕国能够在短时间内再征集到二十万大军,但士兵的素质、装配,军队的编制、组织都是问题,因此高原认为这二十万大军,最多也就相当于前一支燕军的七八万军队,高原有绝对的信心。

于是高原也下令,就地扎营,全军休息。而就在当天睌上,高原和司马尚商议,与燕军交战的计划,因为直到现在,高原也还没有放弃以战促和的打算,因此这一次对燕军交战,他也不打算使什么计谋,而是打算釆用双方堂堂正正的列好阵式,然后堂堂正正的击败燕军,向燕军显示出武安军强大的战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战国征途 最新章节第二一二章 拒绝讲和(下),网址:https://www.yaoyun.org/10/10579/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