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九章 豪强叛乱(二)(2/3)

作品:《战国征途

马宇也带了十名从人,出发赶奔上谷郡,去联络燕军。

到了第三天,就有十余名豪强带领着自已组织的人员,赶到马家庄报到。马盛也十分高兴,他早就准备好了酒肉,立刻吩咐杀牛宰羊,招持各位豪强和他们带来的人。随后各豪强果然都陆续赶来,到第五天上午,所有的三十七位豪强全部到齐,一人都不缺。

不过统计人数之后才发现,共计居然还不到一万五千人,战车约有二百多辆,和当初估计的二万余人可是有相当的差距。原来高原灭了赵家,确实给代郡地区带来了不小的震憾力,有不少农户听说豪强们要举事,不敢跟从,毕竟怕死的人还是大多数,有的农民虽然当时答应下来,但举家连夜逃走,也有的被道跟随他们出发,但在半道上偷偷的溜走了。

另外有一些豪强分户之后,凝集力也大减,有些同宗的人员分到了田产之后,反到认为这样的生活很好,自己独立门户有田有地,生活无忧,也不用看家主的脸色,干嘛要造反呢?如果恢复过去的生活,自己反到什么都没了,当然不愿跟着豪强们造反。当然,如果时间充足,威逼利诱,还是可以把这些人都逼着一起干,但因为前几天规定死了,五天以內,无论理由都必须赶到马家村聚集,否则就按背叛论罪,豪强们只好招集到多少人就带来多少人,结果几乎每一个豪强组织到的人员都比自己预计的至少要差一二成,有的豪强甚致差到了近一半。

其实人员还只是一方面,别看凑齐了一万五千多人,战车的数量也有两百多辆,其中绝大部份是拿民用的骈车代替,真正的战车还不到三十辆。而盔甲只有七百多套,有近三分之二的人都没有正规的武器,什么锄头、菜刀、铁镐之类,也有不少。还有近三千多人连带铁的农具都分不到,只能拿一根木棍凑数。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乌合之众。

这样的局面,也让马盛、邱瑞、祝平等人有些始料未及,但局势己经发展到了这一歩,也没法再回头了,总不能把众豪强都在遣散回去吧。因此他们也只能安慰自己,好歹是所有的豪强都到齐了,没有一个人缺席,这就很不错了,而且能有一万五千多人也不少了,听说代郡城里的守军只有几千人呢。等打下了代郡之后,兵器盔甲战车什么的也就都有了,到时候再多征一些人,军队也就多起来了,一切也就都会好起来了。

人员都到齐了,众豙强们还十分隆重的举行了一个誓师典礼,宰三牲七劳,祭祀上天,并且还专门做了一篇檄文,声讨高原的罪行,并且还列举了周厉王期间,发生国人**的例子,来说明众人举事起义的正确性等等。然后参与举事的三十七位豪强歃血为盟,并且对天盟暂,一定要齐心协力,共同赶走高原,恢复代郡的旧有秩序等等。

整个誓师典礼,足足忙活了一个上午,中午吃过了午饭之后,众豪强们才启程上路,带领着大队人马,浩浩荡荡的直奔代郡而去。

一万五千人确实不是一个少数,走在路上头尾排出足有十余里路。豪强们当然不会自己走路,一个个都站在车上,挺胸凸肚,耀武扬威,也有人挥舞手中的武器,大叫着这一次一定要赶走高原等等,到也都颇有几分气势威风。

马家庄离代郡城约有近四十里路程。虽然说春秋时期规定一日行军的为一舍之地,就是三十里。但这是指在保证士兵体力和战斗力的情况下的行军距离,并不是说士兵一天就只能走三十里路。在不必担心遭遇敌军的情况下,一天行走二三舍的距离,非常正常,有时甚致会达到四舍。

因此尽管众豪强带领的并不是正规军队,但绝大多数都是农户出身,走路当然不是问题,经过了一个下午的行军之后,离代郡只有十余里的距离,而一路上都平安无事,沒有遇到任何阻挡。

就在这时,大军遇到了姚江派来和他们联络的人员,告诉马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战国征途 最新章节第二零九章 豪强叛乱(二),网址:https://www.yaoyun.org/10/10579/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