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目标长安(3/4)

作品:《重生三国

每一个人的心弦上,四周争先的同袍弟兄催促着你奋勇向前!

当远处地平线上,一条黑线越来越粗时,军官们知道,赵子龙的谨慎不是胆小。王城的守军比想像的要多。而他一过河就搞清楚建制也不是多余的,否则,将士们会无所适从。

远处散开的,是一支兵力不亚于赵云身后部队的骑兵。雄骏的战马,锐利的长枪,还有那一片在朝阳下闪烁着光芒的环首大刀!这一切,伴随着双方轰鸣的蹄声,仿佛凝结了空气,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赵云纵横于千军之前,他用力夹着马肚子,上半身前倾,以便让坐骑发动全速。手中那条丈余长的钢矟,被他紧紧端平在腋下,仿佛原本就是身体的一部分。

左右两旁,赶上来的骑兵们放倒了长枪,宛如一片钢铁獠牙……

接战的消息很快传过了黄河,朱广想要立即上船,却被贾诩劝止。作为全军主将,他不能在情况未明之下贸然犯险。

无奈之下,朱三将高顺推上了船。

看着一望无际的人潮,再看河中来来往往那几十艘破船,朱广着急了,尽管他表现得没事一般。从邺城出来的时候,他总觉得自己兵少,可现在,他忽然感觉三万人马太多了……

从渡河开始就一直没有说话的于夫罗此时略一犹豫,上得前来,对将军抚胸一礼,慷慨激昂地说着什么。

“将军,右贤王请战。”

“不用急,这才刚开始。有你们匈奴人逞凶的时候,对岸的西凉铁骑,可是号称天下精兵。”朱广手中马鞭一指。

当吴式将他的话原原本本地告诉给这位流浪中的匈奴贵公子时,于夫罗脸上明显闪过不屑的神情。

等待,是焦急的。朱三心里好像有一万匹草泥马,狂奔而来,又呼啸而过。但为了不影响身边的部属,乃至影响全军,他必须淡定。为了分散注意力,他跟于夫罗闲聊起来。

从匈奴政变的内情,到风俗习惯。鱼贯上船的将士们见了,心说将军就是将军,都这时候了,还有闲情逸致跟这儿胡吹乱侃。

不知不觉,日已中天,朱广跟于夫罗把能聊的都聊尽了,甚至还问了对方昨天晚上睡得好不好,今天早上吃得饱不饱。于夫罗哪知道他的心思?只当这将军好生亲切,收留自己不说,还嘘寒问暖,这心呐,热乎乎的!

“报!赵掾击溃来犯之敌,切断王城与临晋联系!高校尉已率军包围王城!”

朱广“嗯”了一声,以表示自己非常从容,一切尽在掌握之中。但四周准备过河的将士们听此捷报,欢声雷动!

可张辽却发现将军想笑,只是强忍着罢了。

贾诩倒是淡然一笑:“王城到手了,将军,今晚是想住在蒲阪,还是过河去临晋住?”

朱广未及回答,那信使又道:“赵掾活捉了一名敌将,他自称是将军故人!正押过河来!”

这一下贾诩倒有些意外:“这赵子龙,还果真不凡呐?”

其实在朱广任命赵云为“左将军掾”时,身为幕僚长的他是觉得不太合适的。首先赵云名不见经传,也没什么背景,而且之前只是个骑长,突然一下征召入左将军府跟自己共事,这是不是太草率了?尤其是先前朱广让赵云节制所有渡到西岸的部队时,他更明确表示了反对。

“现在说这个还早,往后先生会知道的。”朱广淡笑间,已见河中一艘小船上,三四名健卒押着一五花大绑的战将向东岸驶来。

不多时,那人被带到近前。押送的士卒连招呼都不打一声,一脚踹在脚弯处,扑通跪下去。这时,朱三才注意到,他后背肩胛上,一支白羽贯穿了铠甲。记得《三国演义》里,诸葛亮借东风毕,赵云接他回去时,东吴兵马来追,赵云一箭射落了对方的船帆。现在看来,子龙箭术确实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生三国 最新章节第一百四十八章 目标长安,网址:https://www.yaoyun.org/0/256/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