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羽林中郎将(3/4)

作品:《重生三国

“朱中郎,请起。”

朱广起身,他又将那诏书递过。前者拿在手里细看,那诏书上除了字以外,还盖有一方印,四个字,皇帝行玺。

嗯?慢着,这是谁的衣襟?怎么一股汗臭味?

程笙在一旁说着恭维和褒奖的话,朱广根本没听进去。这事可让他大为意外!

羽林和虎贲,都是天子的侍卫禁军,袁术不知所踪,只有朱带着自己的部队保护天子,而且他的部队大多为骑兵,所以晋升他为“羽林中郎将”,并没有什么稀奇的。羽林和虎贲的前身,就是汉武帝设立的“建章营”骑兵。

让朱广意外的是,天子逃命之际,居然没忘记带上玉玺?仔细一想,也不奇怪,天子自然重要,可“玉玺”是君权的象征,凡是征召官员,调发军队,都必须书诏盖玺。

当初荀攸伪造诏书,企图控制西园军,可很快就被识破。可见,这玩意不容易仿。

这位程郎中能在危急时刻,把天子迎往北宫,又怎么会忘记君权象征的玉玺?哎,不对啊,自己记得,“传国玉玺”上面的字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来着,怎么是“皇帝行玺”?

“朱中郎?朱中郎?”

“嗯?”

“陛下想知道,接下来,应该,怎么办?”程郎中小心翼翼地问道。

朱广收好诏书,略一思索,即道:“我自去向陛下陈述。”说完,吩咐张辽等人准备启程,便与程郎中一道,投天子去处。

刘辩所住的帐篷很小,小得朱广和程笙进去以后就显得特别拥挤。你说都到这份上了,就别那么多讲究了?留个内侍和郎中就行了,怎么从宫里逃出来的人都挤在这儿?

“谢恩”毕,天子明显比昨日镇定了些:“朕两度遇险,都赖中郎将之力方得解脱,如今,朕该往何处?”

天子此话一出,那满帐的人都不带眨眼的,全听着朱广的下。

“陛下,恕臣直言,此时仍旧没有脱离险地。董卓必定已经得知陛下出了洛阳,他的追兵随时都有可能赶上。”

一语惊满帐。

天子好不容易镇定些,一听这话顿时失色!

“长远的打算,臣还没有。眼下,只能走一步算一步,先摆脱董卓的追击是紧要。”朱广认真地说道。

天子走了神,程笙此时顾不得什么礼仪,插话道:“朱中郎功勋显赫,勇冠三军,就有劳你了。”

刘辩此时方才回神,频频点头:“对对,先摆脱董卓要紧!中郎将可有安排?”

“唯今之计,只有马上转道向北,渡过黄河,才有可能甩脱追兵。否则,若在河南地界,臣的部队,绝跑不过西凉铁骑。”

这是昨天半夜,他和张了高顺商议出的结果。他们不止带着步兵,还有天子、陈留王、内侍、近臣等非作战人员,怎么可能和西凉骑兵比速度?只有迅速渡河,进入河内郡,才是最稳妥有效的办法。

皇帝只十来岁,追随他逃出洛阳的宦官近臣们也从来没有应付这种局面的经验,因此,朱广说什么,那就是什么,谁也不会质疑,谁也不会抗拒。因为他们都知道,只有跟着朱广,才有可能活命。

天子当即“批准”了这个建议,那些近臣们可劲儿把朱广夸奖吹捧了一番,不外乎一切就仰仗中郎将了云云。

时间紧急,没功夫闲扯蛋,朱中郎请他们迅速准备之后,正欲离帐。忽问道:“董卓控制了洛阳,若他矫诏命令州郡拦截,那就……”

话未说完,程郎中已经抢道:“中郎勿忧,臣迎陛下往北宫时,便已将‘六玺’随身携带。董贼想矫诏,没有那么容易。”

六玺?什么意思?玉玺还有六方?不是就“传国玉玺”一方吗?

原来,传国玉玺,是“君权神授”的象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生三国 最新章节第一百二十六章 羽林中郎将,网址:https://www.yaoyun.org/0/256/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