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晋(5/8)
作品:《黑色宿命》月,司马越等挟惠帝进攻司马颖,兵败东逃。司马乘机出兵攻占洛阳,迫惠帝与司马颖迁都长安,独专朝政。永兴二年(05年),司马越再度起兵,西攻长安,司马战败。次年六月,司马越迎晋惠帝还洛阳,不久,司马与司马颖相继被杀。十一月,司马越毒死惠帝,立晋怀帝司马炽,至此,这场持续16年的西晋“八王之乱”结束。
点评:八王之乱,严重破坏社会经济,导致北方各少数民族大规模内迁和各地流民起事,加速了西晋王朝的灭亡。
司马炎为曹魏权臣司马昭的长子,曾出任中抚军;但是司马昭却有意让幼子司马攸继承王位,但在众臣的反对之下,司马炎于265年五月被封为晋王太子。同年八月,司马昭因中风猝死,享年55岁。司马炎继承父亲的相国职位和晋王爵位。
登基公元266年2月8日(魏咸熙二年十二月丙寅),司马炎*迫魏元帝曹奂禅让,即位为帝,定国号晋,改元泰始。
在位期间,封同姓诸王,以郡为国,置军士,希望互相维系,拱卫中央。晋武帝采取一系列经济措施以发展生产,屡次责令郡县官劝课农桑,并严禁私募佃客。又招募原吴、蜀地区人民北来,充实北方,并废屯田制,使屯田民成为州郡编户。太康元年,颁行户调式,包括占田制、户调制和品官占田荫客制。太康年间出现一片繁荣景象。晋武帝鉴于曹魏末期为政严刻,风俗颓废,生活豪奢,乃“矫以仁俭”,鳏寡孤独不能自存者赐谷人五斛,免逋债宿负,诏郡国守相巡行属县,并能容纳直言。还重视法律,亲自向百姓讲解贾充等人上所刊修律令,并亲身听讼录囚。
去世但灭吴后,逐渐怠惰政事,荒*无度。他为了巩固皇权而大封宗室。然而诸王统率兵马各据一方,晋武帝死后,诸王为争夺中央权力,内讧不已,形成16年的内战,史称八王之乱。
掌权篡位,建立晋朝265年,司马昭病死,享年55岁。司马炎继承相国、晋王位,掌握全**政大权。经过精心准备,同年12月,仿效曹丕代汉的故事,为自己登基做准备。在司马炎接任相国后,就有一些人受司马炎指使劝魏帝曹奂早点让位。不久,曹奂下诏书:“晋王,你家世代辅佐皇帝,功勋高过上天,四海蒙受司马家族的恩泽,上天要我把皇帝之位让给你,请顺应天命,不要推辞!”司马炎却假意多次推让。司马炎的心腹太尉何曾、卫将军贾充等人,带领满朝武官员再三劝谏。司马炎多次推让后,才接受魏帝曹奂禅让,封曹奂为陈留王。司马炎于公元265年,登上帝位,国号大晋,史称为西晋改元为泰始,晋王司马炎成了晋武帝。历史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大魏王朝从曹丕让汉帝禅位称帝,传了45年,到此结束。司马炎也同样让魏帝以禅让的手段获取了帝位,曹魏遂亡。但这时的司马炎心里并不轻松,他很清楚,虽然他登上王位宝座,但危机仍然存在。
从内部看,他的祖父、父亲为了给司马氏家族夺取帝位铺平道路,曾经对曹爽为首的三族以及附属势力进行了残酷的屠杀,这件事所造成的阴影至今仍然横亘在人们的心中。从外部看,蜀汉虽平,孙吴仍在,虽此时的东吴已不足以与晋抗衡,但毕竟也是一个不的威胁。要巩固政权,进而完成吞并东吴、统一中国的大业,就首先要强固统治集团本身的凝聚力,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采取怀柔政策。司马炎在即位的第一年,即下诏让已成为陈留王的魏帝载天子旌旗,行魏正朔,郊祀天地礼乐制度皆如魏旧,上书不称臣。同时又赐安乐公刘禅子弟一人为驸马都尉,第二年又解除了对汉室的禁锢。这不但缓和了朝廷内患尤其是消除了已成为司马氏家族统治对象的曹氏家族心理上的恐惧而且还安定了蜀汉人心,进而为赢得吴人的好感。
为了尽早地使国家从动乱不安的环境中摆脱出来,为统一奠定牢固的基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黑色宿命 最新章节第308章 晋,网址:https://www.yaoyun.org/0/113/3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