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节 保国之战三(1/2)

作品:《帝星光年

1044年宝德11年5月3日,潘朝宗的捷报正式送达洛阳,宝德帝在承天门举行盛大祝捷庆典,为表彰诸将功绩,潘朝宗被授予元帅,南海军众将各有升赏,南海军的编制扩编为15万。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赵襄又研究起潘朝宗的战例

潘朝宗以8万抗击辽军90万,虽然占了地利,但是人谋更是重要。同是身处一山,隋军能保持战斗力,辽军却病倒一多半,为什么,因为隋军带有军医,在进入密林前每个士兵都携带了必要的药品,隋军士兵也更懂得在密林中的生存技巧,所以在同样的环境下辽军生病而隋军不生病。此外,隋军的军械更适合在密林中使用,辽军携带的长大兵器无法施展,很多士兵是因为兵器被缠住而丢了性命。

明白了这些道理,赵襄提出了山地战、丛林战的理论。

南海军的胜利又一次鼓舞了全国抗战,对辽军的打击也是重大的,博勒帖的军队甚至一度被赶回黄河北岸,面对危局辽帝频频出招。

第一、命令博勒帖谨守黄河北岸吸引高贵军团。

第二、率领大军南下全力攻打燕山诸要塞。

第三、招募各族参军

6月18日女真人完颜乌古都率领700部众参加辽军。7月17日居庸关一战,乌古都率领700勇士率先入城,关宁军大将邵贺带领卫队迎击乌古都,方一交手邵贺就为乌古都的力量所折服,二人斗了十数和邵贺的双臂已被乌古都的铁棍震的失去了知觉,乌古都一脚踢翻邵贺,邵贺翻身爬起这才发现身边已无卫士,乌古都狞笑着慢慢靠近,邵贺不愿被俘翻身跳下城墙坠城而死。

此一战,辽军一部终于在漫漫燕山防线上突破了一个缺口,完颜乌古都因战功被升为正将军。此后,辽军以居庸关为诱饵引诱各路隋军来解围,而辽军则乘机歼灭,8月中旬辽军又有三路兵马突破燕山防线,北平形势已岌岌可危。

此时驻防北平的关宁军大约有1万人,而突破燕山防线的辽军大约有30多万(耶律隆城的50万辽军已有四分之一战死在燕山),敌众我寡附近又无友军,关宁军三名大将邵贺已经战死、王化、杭嗣源分别驻防山海关、宁远,北平的将军只有燕王杨廉,杨廉虽被封为柱国却从来没有指挥过大军团作战,1比30的兵力对比即使是沙场骁将也不一定能赢下来。

1038年范晖统帅3万兵马守北平,当时也是耶律隆城来攻城,那时辽军有15万,范晖眼见不敌选择不战而降,而这次的兵力对比是1比30,杨廉坚定的选择了坚守。

杨廉坚守的资本是民团,当时北平拥有百万人口,是黄河以北最大的城市,北平会战后杨廉便在思考如何利用民间的力量抵抗侵略,这种思路源于狄青在关宁地区招募民军,杨廉认为外敌强大,而当前国力又无法组建强兵抵抗,民间既有抵抗外族的意愿为什么不发动民间义士为国效力哪,在得到宝德帝的肯定后杨廉迅速着手组建民团。

自古以来燕赵大地多出壮士,当年隋太祖在渔阳起兵征战天下,隋军的主体便是河北人,后来耶律隆城横扫河北,祸害了不少河北乡亲,河北人视辽寇如死敌,所以杨廉的民团政策得到了河北人民的广泛支持,到战争爆发时仅幽州民团就有十数支,总兵力达到50万。一开始杨廉并没有让民团参与战争,而只是承担为前方运输物资的任务,后来战事日益惨烈一些民团便补充到燕山守军中,辽军久攻燕山不克民团发挥了巨大作用。

居庸关被突破后,杨廉便向四方民团发出邀请,各方民团也纷纷响应,到8月29日,辽军前锋抵达昌平之时,进入北平的民团已有40万众。杨廉对辽军的战法已非常熟悉,辽军所乘者石油也,石油虽然不能被水扑灭,但是却能被土盖住,所以杨廉在城中备下了大量沙石土方,只要着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帝星光年 最新章节第四十一节 保国之战三,网址:https://www.yaoyun.org/62/6237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