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皇孙继位(三)(2/3)

作品:《冯太后传奇

高平公;李昕为仪曹尚书,赐爵扶风公。薛虎子为宫廷内行长……

臣班中,拓跋周纽捅捅高允:“下面受封的要轮到你了。”

高允向来低调,忙:“我哪能与诸位大臣相提并论呢?”

周纽不平地:“你拥立新皇登基,也立了大功。如忘了封赏,这还有公平二字!”

臣班中一阵骚动。

到高允,笔者憋了很久,现在不得不补充几句了:高允也是三朝老臣,河北景县人。其祖父高泰,是北燕重臣,任征虏将军,燕郡太守。其叔叔高湖率三百户部属投奔北魏,封右将军,总领代东诸郡,东阿侯爵。其父高韬(ta)在后燕慕容垂时,任太尉从事中郎,拓跋珪克定中山,归附北魏,官至丞相参军,英年早逝。高允自幼丧父,成为孤儿。他勤奋好学,有远大志向,清河名门望族崔玄伯见到他,认为气度不凡,深有感慨:“高允人中滋润,采外照,必定成为一代名人。只是我活不到那一天。”言下之意就是大器晚成。十岁时,高允为祖父守丧回本郡,把家财全部交给两个弟弟,自己出家为僧,法名法净。拓跋焘灭佛时还俗,到千里之外投名师就学,经过刻苦努力,博通经史,天、数术。拓跋焘时入士北魏,初为郡功曹,杜超将军府的从事中郎。不久解职回家,教授弟子千人。神甲四年(41年),被征入朝,任中枢博士,中书侍郎,以后长期为著作郎,因“国史案”被免职。

在442年,为了辅导冯瑛,解职后去了西安。当护送冯瑛兄妹平城寻亲,临近平城时,身体有病不假,还有重要原因就是不愿来平城,最低当时不想来。他在庙里自己采药治好病,等到拓跋晃四处招聘他。他是拓跋晃最信赖的贤臣。当时交通信息不发达,拓跋晃派的人好容易才把他找到,一来太子的盛情难却,二来冯瑛已经进宫学习,以后施展才华,更需要自己辅佐了。当他赶到平城,东宫太子的亲近的正直大臣全被宗爱杀害,他躲过了一劫。

现在,陆丽、源贺等拥戴皇孙登基,他是拥护并参与谋划者之一。可论功行赏仍没有他的份。他现在已是知天命之年了。真是“辅君三十载,白首未封侯”啊!不知何时才能出人头地呢?

此时,拓跋濬已满头大汗,把黄册交给王遇,让其照本宣科:“------以后论功行赏。昭谕海内,大赦天下。”

这一点读者务必记住:太平真君14年(公元452年)10月,年仅15岁的皇孙拓跋浚登上了皇帝的宝座。他就是冯瑛的夫君成帝。次年,改元兴安。”

为了读者阅读方便,我把南北朝的官制介绍一下:这段时期是从秦汉的三公九卿制,向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的演进过渡时期。由于长期的分裂对峙,各王朝的设置又不尽相同。丞相一般不再设立,管理全国各种事务的最高权力机关为尚书省。其长官为尚书令(相当于丞相)和仆射(相当于副丞相),但必须加上“录尚书事”的头衔才有总览朝政的大权。否则只是赠官。中书省主管出纳政令。其长官为中书监,中书令。因为中书省接触皇帝的机会很多,掌握着国家的机密,因此地位显赫。

朝廷设有“八公”:太宰、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大司马、大将军。

六部乃是:吏、户、兵、礼、刑、工部。

吏部,负责任免四品以下官吏。对官员考核;户部,负责财政、国库;兵部,负责军事;刑部,负责司法、审计;工部,负责工程建设。

北魏因为特殊情况的需要,还有具体负责处理南、北事务的南部(对付刘宋)北部(对付匈奴及北部国家、部落)。为了国家对人才的需求,还设有选拔人才的选部。

这套制度,北魏时只是雏形,到隋唐时期才完善。

散朝后,朝臣陆续走出宫门,纷纷议论朝堂封赏之事。有的沾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冯太后传奇 最新章节第39章 皇孙继位(三),网址:https://www.yaoyun.org/49/4995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