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七月流火走野山(2/3)

作品:《大顺小吏


“有了这些法子,就能绘制出一份极其详尽的地图来,河流走向,山势高低,城池距离,大小路途都能了然于心。神奇,实在太神奇了。我身为地理勘查处督办,负责这么大一件事情,不亲自走一遭,怎么能行?到时候师公师叔给我表功都不知从何写起。”

贾知秋很乐观地说道。

他从小对天文地理很感兴趣,制艺反倒是应付差事。因为他老爹说了,只要考中进士,天文地理,想怎么学都可以,绝不拦着。

中了进士后,他一门心思全在天文地理上,跑到翰林院藏书阁,翻阅了前盛朝子先公翻译的《几何原本》以及其它有关历法、地理、数学、测量等方面的笔记。

这些杂书,为士林不屑。要不是徐子先做过前朝的次辅,早就被扫地出门,付之一炬。

不仅如此,他还偷偷买来了“禁书”,海虞先生的《天文与地理》、《物理浅知》、《化学初探》、《泰西数学论述》...当然了,贾知秋完全是带着批判性目的去翻阅这些毒草的。

正是有了这些底子,贾知秋通过译事与那两位精通测量的珐兰西洋和尚沟通过,立即是天雷勾地火,对上眼了。经过一个多月的中西测量法的突击培训,贾知秋带着一支勘查队出发了,目的就是保靖州,靠近黔中、巴蜀一线。

“军功?老爷,这太平盛世的,你图什么军功啊。安安稳稳做官他不好吗?”焦平继续抱怨道。

“老焦啊,你还真以为现在是太平盛世?”

“老爷,不是太平盛世是什么?天下太平,四海宴清,就算这乐王起兵造反,也被轻而易举地给摁下去了。这还不是太平盛世是什么?”

听了焦平的话,贾知秋心里发苦。

唉,师公和小师叔联手,三十一天就把乐王一伙的谋逆给平息了,几乎创造了历朝历代藩王叛乱被平定的纪录。这让天下大多数官民以为,乐王等人只是一伙跳梁小丑。

可他们没有看到的是,乐王一伙,为了造反处心积虑地准备了好几年,又得到了某些势力的暗中帮助,一出手就是十万叛军。这个声势,放到任何时期,都可能糜烂数省,败坏数年,然后朝廷费尽力气才平息下去。

偏偏乐王遇到师公和小师叔。

贾知秋从各种渠道知道一些内幕,早在乐王造反前一年多,师公昱明公就秘密提出了屯兵江州,吸引叛军主力北上,然后从荆楚奔袭吉春,顺江而下,直捣老巢洪州的平定计划。

而传说小师叔在师公和师叔们私下聊天时,顺口也提出了类似的方略。英雄所见略同,这也是师公愿意收小师叔一介秀才为弟子的重要原因之一。

听说正是因为这份方略,皇上才下定决心,挤破乐王这个脓包,还天下一个清澄。

可惜,师公和小师叔似乎用力过猛,让天下人产生了一种盲目乐观,看不到隐在水底深处的根源和腌臜事。

作为王门一脉的第三代大弟子,贾知秋很关心时政。

他非常清楚,现在大顺朝,看上去一派盛世景象,实际上暗潮汹涌,无事则罢,真要是出事,积压了上百年的积弊会一下子爆发出来。到时候山崩海啸,难以想象。

只是这些,贾知秋无法跟焦平去说。

“老爷,那边来了三位行旅。”一位随从跑过来禀告道。

“行旅?”

那三人很快被带到贾知秋跟前。打头一人,身瘦体长,穿着一身灰色棉布直缀,已经被汗水泡透了。带着一顶竹制凉帽,脸上包着两块纱布。一双浓眉,仿佛高山峻岭,一对黑目,犹如深潭静渊。

跟着的两人应该是随从,穿着普通,二十多岁,身雄臂长,怀里都揣着兵刃。

“在下姓贾,是一位地理先生,正在为辰州一家大户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顺小吏 最新章节第240章 七月流火走野山,网址:https://www.yaoyun.org/268/26888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