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县试(1/2)

作品:《红楼之士子贾兰

大殷国朝的童生试延续了前朝大明的传统,每三年两考,由县试而府试而道试,又称小考或小试。每逢丑、未、辰、戌年和寅、申、巳、亥年,即行岁考和科考之年,提督学政进行岁考和科考,各州、县即出告示考试生童。

转眼到了二月的考期,顺天府辖内各县的考客从城外涌入城内。城内百姓家中的子女都寄居亲戚,而把房屋租给考客暂时居住。各县城街道上的摆摊生意多了起来,各种投机取巧的生意事业,纷至沓来。那些早有冤屈和冤情的老弱病残妇,也选择在这个时候进城伸冤,在街边悬挂一个年年都在用的旧牌子,牌子上面写着几行文字,既是在乞讨又是在控诉。

二月十九这日,学政大人案临,礼房门外悬挂着“钦命北直隶全省督学部院”的旗号,甚是庄重。学政到府的当日行香,次日放告,命各县开考。第三日,各县的县官主持本县的县试,由儒学署教官监试。

二月二十下午,贾兰从下午开始便躺在了床榻上,一直睡到了午夜。李纨命小厨房准备了好吃的饭菜,贾兰睡醒之后,吃了美味的佳肴,便出门去考场了,即知县衙门。

与上次去礼房报名时一样,李纨没有送贾兰去考场,只是帮他备了一架马车,命丫鬟碧月提着考篮随去照顾。舅舅同样带着李阳、李陟兄弟赶着马车来接应贾兰。贾菌也一早就在贾府等候了,两架马车在黎明之前的夜色下,从贾府赶到了县衙。

县衙的头门外有巡抚在看守着,应考的童生在此等候,手里携带着装入笔、墨、砚台及吃食的长耳竹篮。其时天尚未亮,衙前灯烛辉煌,知县高坐于大门外的台上观场。二门两旁胥吏分立,按册提调点名,廪保相认,授卷后儒童提篮入场。

点到了贾兰、贾菌和李陟等人的姓名,每人得到蓖签一枝,随灯牌进。灯牌分一、二、三四、五,上书姓名,内点灯火,个人认着那一牌,鱼贯而入县衙的大堂。

大堂外面挂着红灯笼,上有“督学部院”字样。从外面望进去,里面两边小灯笼亮着,分“天、地、元、黄、宇、宙、洪、丰”列号。

大堂两侧及走廊下设桌椅作考试用,州、县衙门的大堂为进大门后的第一个堂,多为五间两卷共十间,极宽敞,是州县官审理大案要案,执行排衙规矩之处。

知县高坐中堂,正襟危坐,四傍教谕和训导雁行待立,李阳等为童生作保的廪生则对面而朝。每人在此高声唱保:“有李陟、贾兰、贾菌......李阳保......”叫到姓名的童生和廪生分别喊“到”。之后,搜过童生的身上有无夹带,才能直趋上前领卷。

试卷由礼房备办,卷纸十多页,每页十四行,每行十八字,界红线横直格,另有空白的草稿纸数张。领了试卷,各人看卷面,各人考卷上印有坐号,认定坐号后依次而坐。贾兰和贾菌、李陟等都坐成了一处。

知县点名完毕后,生童全部进入大堂。廪生辈走上堂去,一揖辞出,大人桌角回揖,彬彬儒雅,气度从容。二仆打个半跪,持下封贴,内外加锁,封门落锁后,大放三炮,然后出题考试。

县试只考试一场,所考内容为作八股文两篇和五言六韵诗一首。八股文题目分别由《孟子》等四书中选取,且多为小题。所谓小题,即是意义不完整的题目。

小题或是取四书中一个字或几个字,或将一个意义完整的句子截去上半句只留下半句叫截上题,或将一个意义完整的句子截去下半句只留上半句叫截下题。

在作截上题或截下题时文中不得直接写出所截去部分的字眼,但又要将截去部分的意义包含在内,故十分难做。小题还有偏全题、枯窘题等名目。更难做的小题是所谓的截搭题。

在四书或五经中取一个句子,截去其上半句,然后搭在下一句之上半句,叫截搭题。有的截搭题甚至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红楼之士子贾兰 最新章节第三十四章:县试,网址:https://www.yaoyun.org/260/26007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