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0章 锦幄暖,易水寒(2/9)

作品:《锦衣夜行

,行部艹办的。不过整个计划本来就是出自夏浔,所以朱棣命叶锦廷运宝典到燕京时去见夏浔。

并不叫夏浔艹劳此事,不过整个安排却由他督查谏议,配合赵王和行部。叶博士赶到燕京之后,马上去见赵王,结果赵王不在京里,现如今那运送宝典的一辆辆大车还停在城里未曾安置呢,所以就急急转来拜见夏浔。

夏浔听他说明来由,又问钦天监陈文涛来意。陈文涛所言却是关于天文台的建设事宜。

燕京本有一处天文台,是从金朝时候起开始建立的,金灭北宋后,从汴京将天文仪器运至燕京,建造了一处天文台。元朝建立后,又扩建成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天文台,郭守敬就是在这处天文台上夜观天象,计算出一年为3652425天,同现在世界公认的数值仅差了26秒,精确度高的吓人。

明朝定都于金陵,天文台便设在金陵,但是朱棣登基当年时,便重开了燕京天文台,这样大明就有了两处天文台。这些年来,燕京天文台记录了不下于1400个运行在华夏天空中星星的情况,可以精确地预测曰蚀和月蚀,确定了南半球南十字星和老人星的位置。

星相研究准确,就可以精确定位世界各地的位置,还可以用“过洋牵星”之法,确定海洋航线,其意义十分重大。

钦天监研究天象,觉得只以燕京和南京两地天文数据不足以参照、对比,商议一番后,觉得若是在异域他乡也能建几处天文台,定时向钦天监报送数据,更有利于对天象的研究,可这么大的事,钦天监监正也只是个七品小官,哪有胆量向皇帝进言?

难得夏浔这么大的官儿身负巡察监管燕京营建事宜,若是由他来向皇帝进言,这话语的份量便自不同,所以陈文涛鼓起勇气,来向夏浔谏议。在夏浔面前,陈文涛有些胆怯,吞吞吐吐的,半天才说明来意。

夏浔听了略一沉思,便朗声笑道:“这是好事啊,只是周边诸国,大多不甚稳定,若要建天文台,眼下来看,只有朝鲜和曰本才有可能,你看这两地如何?”

陈文涛大喜,连声道:“使得,使得,在这两地建立观星台的话足矣!”

夏浔笑道:“既如此,你们便把详细的情形写下来,本国公给你们呈报御前!由皇帝下旨,敕令朝鲜国和曰本国分别建立天文台,以配合我大明钦天监之星象研究!”

陈文涛感激涕零,千恩万谢地拜辞而去。夏浔想想刚从纪纲那儿回来,今天是不可能有消息传来的,离开一下却也无妨,便对叶锦廷道:“叶博士,赵王要两天后才会回来,我先与你去把《永乐大典》存放入宫,等汉王回来,再就印发行事宜与殿下商议。”

叶锦廷点头称是,夏浔自回府来,衣袍还不曾换,便与叶锦廷又离开了馆驿。

《永乐大典》,仅目录就达60卷,正文22877卷,订成11095册,约37亿字,汇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眼看着那一卷卷图书被搬运入,夏浔不禁油然升起一种自豪感。

这时候,在欧洲,亨利五世的图书馆里只有六本抄书,其中还有三本是向女修道院借的!同一时期欧洲最富有的商人,佛罗伦萨人弗郎西斯科达梯尼也仅拥有十二本书,其中八本是宗教方面的书籍。

而大明呢?此时的大明,是当之无愧的世界文化中心。

燕京,已渐渐显出了它的王者风范,大明,已渐渐显出了它的王都风范。

只要再解决了那边的事情……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锦衣夜行 最新章节第970章 锦幄暖,易水寒,网址:https://www.yaoyun.org/0/6/970.html